情陷大明:秋香点伯虎
“原来桃花坞是这么来的呀!”秋香大感兴趣,“这么说,桃花坞一定也很繁华了。”
颜蓁蓁摇了摇头:“大概在宋朝时期的桃花坞是很繁华的吧。如今的桃花坞嘛,只是有不少住户而已,就像一个村落似的,算不上繁华。”
秋香一怔:“怎么会这样呢?既然宋朝的时候桃花坞就已经被富贵之人看做一处好地方了,为什么如今的桃花坞却混成村落了?”
同坐车中的兰芷若连忙插话:“秋香妹妹,你难道忘了,宋朝到如今,可是经历了两次大的战乱呢。”
秋香恍然大悟:“是了,宋末金人、蒙古鞑子入侵华夏,是一次战乱;元末时,又是一次战乱。想必,那曾经繁华热闹的桃花坞,就是被这两处战乱给毁了。”
就在这时,马车忽然停了下来,车厢外响起了唐伯虎的声音:“颜掌柜,芷若姑娘,徐兄说,快到苏州城了,问我们是想先进城,还是先去桃花坞。”
虽然唐伯虎没有点名问秋香,秋香却立刻掀起车帘,对着唐伯虎说道:“当然是先去桃花坞了。”
颜蓁蓁也把脑袋凑近车窗,说道:“眼下天色尚早,就先去桃花坞吧。”
唐伯虎点点头:“那好,唐某这便回复直夫兄。”
说完,唐伯虎就离开秋香她们这辆马车,往前走去。
秋香望着唐伯虎的背影,耸了耸鼻子,娇嗔道:“明明我和颜姐姐、兰姐姐同坐一辆马车,这死人却不问问我的意见。”
“咯咯咯……秋香妹妹,人家唐公子这是里外有别呢。在他眼里,我和芷若妹妹都是外人,所以他才对我们如此客气。至于秋香妹妹你嘛……咯咯咯,你明白我的意思!”颜蓁蓁立刻笑着打趣秋香。
秋香脸红了,支吾道:“我……我又不是他什么人!”
“嗯,目前还不是,不过秋香妹妹很快就变成唐公子的内人了。咯咯咯……”颜蓁蓁继续打趣。
“啊呀,颜姐姐坏死了。”秋香羞恼之下,这就去胳肢颜蓁蓁,颜蓁蓁本来就在笑,被秋香这一闹,更是笑得停不下来了。于是,她又反过来胳肢秋香。
苏州城外官道上,一辆马车中响起了银铃般的笑声。
前一辆马车中的徐经,听见了秋香和颜蓁蓁的笑声,好奇的掀起车帘,探出头往后面观瞧,嘴里嘀咕道:“她们这笑声,比歌声还悦耳呢。要是此时有酒,以这笑声当佐,我能浮一大白。”
“哈哈,直夫兄还真是个妙人呢,女子的笑声也能下酒?”祝枝山大笑,“那要是换做女子的娇语叮咛之音,直夫兄岂不醉死?”
“哈哈哈,希哲贤弟也是个妙人啊!”徐经也大笑起来,与祝枝山一样,脸上露出了一副男人都懂的表情。
唐伯虎上了马车,诧异道:“二位兄台在笑什么?”
“哦,没什么!”徐经和祝枝山的笑声戛然而止。
唐伯虎愣愣的看了看祝枝山和徐经,便道:“咱们先去桃花坞吧。”
“甚好!”徐经点了点头。
☆、第154章 桃花坞(下)
近午时分,唐伯虎、秋香等人乘坐的马车,就来到了桃花坞。
听说桃花坞到了,秋香和兰芷若连忙各自打开车厢左右窗帘,探头往车外观瞧。
桃花河水流潺潺,河畔两岸,树木遍植,竟一眼望不到边际。那些树木又以桃树居多。这个时节,桃树的叶子都已掉落,但那成片的红褐色枝杈,却另有一番美感。
树木之间,或大或小的民房错落其间,让人颇有世外桃源之感。
“真是个不错的地方呢!”秋香不由得感叹,“要是春夏时节,这里一定很美。”
兰芷若道:“若能在此起上几间茅舍,再置上几亩地,白天闻着桃花的清香,耕作,夜间枕着清风入眠,那可真是神仙过得日子呢!”
“是呀,再有一个有情郎相伴,那可就比什么都逍遥快活了。”颜蓁蓁忍不住打趣秋香和兰芷若。
兰芷若的脸一下红了,秋香却反口打趣颜蓁蓁:“颜姐姐,你这是说我和兰姐姐呢,还是说你自己?”
颜蓁蓁一怔,随即脸色一灰,叹气道:“我是个不吉之人,今生,是不打算再祸害别的男子了。”
秋香这才想起颜蓁蓁是个寡妇,连忙道歉:“颜姐姐,都怪我口无遮拦……”
颜蓁蓁轻轻一笑,打断秋香的话说道:“秋香妹妹无需自责,我都已经习惯了。”
三人沉默了一会儿,秋香又小心的说道:“其实……颜姐姐你还这么年轻,完全可以另嫁他人的啊。难道,您真想孤独终老不成?”
颜蓁蓁苦笑道:“我一个寡妇,就算再嫁人,也难以找到良配了。好男子自然不会娶我这个寡妇为妻;给人当妾,我又不甘心。最多,愿意娶我的也是些老男人,又或是贪恋我家财的破落户,我却看不上他们。”
再叹一口气,颜蓁蓁继续说道:“我就先这么混日子吧,好在,眼下有喜儿陪伴,我也不孤单。等过几年,喜儿大了,出嫁了,我就寻一年幼的孤儿收养,让他随我那死去的丈夫的姓,好歹,我也算有养老送终之人了。”
话题有些沉重,秋香和兰芷若都沉默了。马车里,三个人谁都不说话,静静听着马蹄声和车轴转动的声音。
颜蓁蓁手打窗帘,望向外面。过了一阵,马车忽然停下,颜蓁蓁放下车帘,对秋香和兰芷若说道:“徐家的作坊到了,我们下车吧。”
“这么快就到了!”秋香又一下兴奋了。
三人下了马车,便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经三人驻足于一个很大的院落之前。
这座院落比起相邻的民居来,不仅占地面积要大的多,而且无论是大门还是院墙,比周围的民居也都高大一些,颇有鹤立鸡群之感。
秋香抬头望向大门的匾额,只见上书三个大字——丽妆坊。
颜蓁蓁也在抬头看匾。一看匾上的大字,她立刻问徐经:“徐老爷,我记得我上次来进货时,这块匾上写的还是‘徐记作坊’四个字,是什么时候换的名号啊?”
徐经答道:“家父将这家作坊分到徐某名下后,我嫌之前的名号太过俗气,便重新起了名号,换了一块门匾。”
“原来如此!”颜蓁蓁微微一笑,“徐老爷不愧是饱读诗书之人,这丽妆坊的名号,可比徐记作坊雅致多了。也让人一看就能猜到作坊的经营项目。”
徐经笑了笑,说道:“诸位这便入内吧。”
早有门丁迎出,见徐经邀客,便引着众人进入了院子。
众人绕过影壁墙后,眼前豁然开朗,便置身于一个大天井之中。天井中三三两两的种着树木苗圃,一点也不单调。
天井对门最里侧,是一排堂屋。堂屋比较高大,前面建有遮雨的回廊。堂屋一侧,留有一个月亮门,通往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