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宠夫郎 下
“这运河呢,目前已经修到暨北省了,以朕看,堤岸必须得抹一层灰泥,这样才会牢固。”
“之前没有灰泥,现在要多抹一层灰泥,那必定要多耗银子。国库空虚,这多耗的银子,得由那些抢中码头的人家承担。”
“这样吧,凡是有码头的人家,明日都到宫里来,朕将灰泥方子卖给这些人,只要他们出了这份银子,今后若是运河所需灰泥超□□也由国库承担。而他们拿了灰泥方子,可以将灰泥用在自家,甭管修多少宅院铺多少路用多少灰泥,朕都不管,随他们折腾。”
“但绝对不能出售盈利。”
“你看如何?”
黎荞闻言一愣,随后点头:“若是多添一层灰泥,那堤坝肯定更牢固,微臣没有意见。”
“那就如此决定了。”
盛鸿满意一笑。
他也不多要,每家出五万两银子,便可将灰泥方子拿走。
五万两银子买一个一劳永逸随意折腾,这价格实在是太划算了。
凡是竞标成功的人家,谁家不是家财万贯?
谁家没有庄子园子?
这种大工程今后肯定要用上灰泥,他现在只出价五万两,他可实在是太宽厚了。
盛鸿自觉宽厚,但黎荞却是觉得盛鸿敛财有道,就这方子,卖五万两?
那这些人家得制作多少水泥才能将这五万两给挣回来啊……
好在他是水泥的“发明者”,这五万两银子他不需要交。
而其他人家,明白盛鸿这是在给他们下通知,不是在和他们商量,甭管心中如何想,但都痛快交了五万两银子。
靠着水泥,盛鸿轻轻松松给国库入账近百万两银子,这银子挣的比抄家都轻松。
抄家还得大动干戈呢,此次他张张嘴就成了。
盛鸿挣钱从未如此迅猛轻松过,他心情一好,大手一挥,又赏给黎荞一个庄子。
这庄子挺大的,足足有一百亩,但距离盛京有点远,在京城的正北七十里处,但都是一等田。
这个庄子原本是彭家的,彭家完蛋之后收归国库,如今上面栽种的是红薯和玉米。
马上就是秋收,这一百亩红薯和玉米自然归了黎荞。
突然得了一百亩田地,黎荞很平静,身为家有万亩田地的大地主,这一百亩田地已经无法在他心中掀起波澜了。
但他回到家后,在饭桌上和家人说起此事,黎粮和王桂花、黎菽、郑屠户等人都开心坏了。
盛京的百亩一等田,这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小荞啊,你和竹哥儿的确挺难的,这盛京的家业一点儿都不比平城少。”
黎粮深刻感受到了黎荞陶竹两人的不易,家里的田产时不时添一块,可夫夫俩人却是没时间实地瞧一眼!
太惨了。
他对黎荞道:“你放心,明天我和你大嫂就去这庄子上看看红薯和玉米。”
“不着急,等我休沐,咱们一块去。距离盛京七十里路,挺远的。”
黎荞不同意他的提议。
“七十里算什么远?大不了在那边住上两日,你府上的人跟着,我和你大嫂还能丢了不成?”
黎粮很坚持。
一百亩红薯和玉米,那可是粮食山啊。
他等不及。
而且,盛京这边没有做粉条的,他想开个粉条作坊。
当然,他不会影响平城那边的粉条生意,他就是准备留给自家人吃,顺带供应火锅铺子。
现在火锅铺子里没有粉条这道菜,若是添一道粉条,那生意肯定会更好。
“对,明天我和你大哥去看看红薯和玉米收成如何。”王桂花也道。
一旁的郑屠户也帮腔,不实地看一看,那晚上肯定睡不着。
“……行,我多派几个人跟着。”
黎荞只能这般道。
不过,让黎粮和王桂花在外面过夜,他还真不放心。
可依照这俩人的性子,等到了农忙天,他们俩必定得待在田地里监督,免得佃户悄悄昧下粮食。
既然距离无法缩短,那只能修路了。
翌日,等盛鸿忙完了,他便对盛鸿说出了他的打算:“微臣想修一下通向自家田庄的小路,以方便往来。”
“你自己出银子修?”盛鸿问。
“是。修这些小路是为了方便微臣一家出行,那自然是微臣出银子。”
“行,修吧,你随意修。”
盛鸿答应的很爽快。
这路又不是只有黎爱卿一家人行走,这路谁都可以走。
多好的臣子啊,为了自家而方便万家,大盛的臣子若都这么慷慨,那他这个皇帝就轻松多了。
于是黎荞准备修路。
陶竹又派人去了那些急需工作的底层百姓家中,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做修路这份工作。
因为要修的路多,因此所需的人手也多,但不管是哪一家,只要陶竹派人过去问了,这些人家都是愿意的。
一日八十文工钱,不管吃,这种好工作可不常有,黎大人出手可真大方啊!
百姓们积极响应,陶竹很快招够了人手,于是这几条路就开修了,凡是通向自家庄子的,每一条路都铺上了水泥。
花费一个月,这些路全修好了。
干净、平坦,至此,去自家庄子所花费的时间缩短了一半,而且在路上时的舒适度也大大提升。
陶竹终于能带着三个小家伙去自家田地逛一逛了。
自家的院子里虽然种了菜,养了家畜,三个小家伙儿不至于五谷不分,可蔬菜终究比不上庄稼。
黎荞和陶竹希望三个小家伙多接触田地,多接触底层百姓,甭管这三个小家伙儿将来是做官还是经商,都要有大量的生活积累,要知道人间疾苦。
此时已经是深秋,天气凉了。
还没入冬,第一场雪就落下来了,而且下的还挺大,不过,幸好田地里的庄稼已经收回来了,冬小麦也种上了。
黎粮张罗着,准备开个小小的红薯粉条作坊。
第190章 给平城修路 修全县城的路
盛京这边没有红薯作坊, 黎荞原有的那七百亩田地,种的是玉米、小米等杂粮。
还有一些西瓜之类的经济作物。
但盛鸿赏下来的这个大庄子,红薯五十亩, 玉米五十亩。
今年收成一般,红薯一亩地有个一千三四百斤,五十亩便是六万多斤。
又是一座红薯山。
黎粮打算开个小小的红薯作坊,以消耗这些红薯。
当然,开红薯作坊最重要的是保密, 赚钱倒是次要的,想要保住方子, 那就只能买人。
陶竹喊了人牙子过来, 又买下十多个人,如今是农闲时期,黎粮王桂花都是闲不住的人, 俩人也不爱做生意, 总觉得进铺子干活束手束脚浑身不自在。
两人想做红薯粉条,那就开作坊吧, 肯定得让他们俩跟在三柳村时一般自在。
不然的话,还不如让他们俩回村,这盛京的家业虽然需要有人打理, 但最重要的是这两人过的自在顺心。
黎粮王桂花头一次买人, 俩人都很重视, 先是挨个起个名儿:黎薯一,黎薯二……黎薯十四。
然后便是培训。
红薯粉条的作坊准备开在城北, 城东寸土寸金, 拿来开作坊不合适。
这夫妇俩为了让红薯粉条作坊早日开张, 对培训很上心。
陶竹让黎小兰、黎瑜宁黎瑜安姐弟俩都过去观看, 他们仨都到了说亲的年纪,该学习如何管理下人一事。
东跨院的两处院子已经修好,这两处院子都是四进的,除了下人们住的后罩房,前面三个院子里都有暖房。
正好下了雪,一家子全搬进了暖房。
黎粮王桂花黎菽等人第一次住暖房,虽然心疼每日所耗费的巨额柴火,但又忍不住夸黎荞聪明。
虽然烧的干柴多,可舒适度大幅度提升,比只烧火炕舒服百倍。
大冬天的,在屋子里穿春衣就成,不必裹得里三层外三层连胳膊都伸展不开。
而且,这种暖房对小宝宝来说太合适了,郑浅浅黎大山刚出生的二儿子名叫二宝,黎夏和赵深的小哥儿名叫赵橘,橘哥儿。
作者其他作品
上一篇:这个全息游戏好逼真[快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