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 中
刘老妖去年就跟着滇南王一行人走了,他是悄悄的走,带了人手,过年都没在家,不过大家都知道他的差事特殊,没人会白目的问他去哪儿,干什么了。
家里过年都没团圆,但是刘夫人都习惯了,哪怕刘老妖在京城,也有可能大过年的不着家,她以前是自己带着孩子们过,现在有了大儿媳妇,倒是省事了不少。
这也是王玫为什么,初三来去匆匆的原因之一。
加上丈夫也有事情要办,王玫是硬下心肠,不在娘家过夜,就跑回婆家去了。
家里就刘夫人这个当家太太,跟王玫这个大儿媳妇主持中馈,大儿子跟着跑跑腿儿,也没闲着,大过年的还跟着王珺去抄家。
其他孩子都太小,暂时只能在家快乐成长。
温润只好跟王珺在人流里溜达,结果好巧不巧,他看到了熟人!
一伙人也不少,领头的那个一看到他们就笑了,身边跟着自己的儿子。
后头跟着俩闺女,都穿戴的严严实实,身边一群大内高手,对谁都虎视眈眈。
“王大将军,温雅士。”来人笑眯眯的打招呼。
温润扯了扯嗓子:“这位老爷,看着略微有点面熟呢!”
“面熟就对了。”对方依然笑眯眯:“你们就两个人,要不跟我们一起走一走吧,这热闹一年就一次。”
可不是么,一年就一次,元宵节。
“是啊,先生,一起逛一逛,刚才父……父亲要猜灯谜,都没猜出来。”一边的小子也在敲边鼓:“要是先生的话,肯定能猜出来。”
先生猜灯谜,最厉害了。
他可是听陈旭说过好几次呢。
身后的两个小姑娘也有些兴奋,她们也想要猜灯谜,拿灯笼玩儿。
“那就一起走一走,您多当心一些。”王珺在看到这位老爷的时候,就已经绷紧了神经。
温润无奈的一抹脸:“那就请黄老爷,黄少爷多多指教了。”
他特意咬了“黄”这个姓氏,其实应该是“皇”才对。
作者闲话:
补昨天的一章,昨天晚上半宿没睡,各种难受,早上好了点儿,也不太舒服,季节变化太快,大家多多注意身体。
第440章 新春过后琐事多
大家应该猜出来了,没错儿!
这就是皇上带着太子,两位公主出来游逛灯市了。
就是来得太突然,温润一点准备都没有:“那咱们走着?”
“走着吧。”皇上也是兴致勃勃的样子。
太子殿下倒是吐槽的厉害:“每年也就这一晚上能出来玩。”
平时都在宫里头,偶尔能出门一趟,跟囚犯放风似的。
“你还好,你两位姐妹,比你惨多了。”温润也忍不住吐槽了一下:“从来只听说你出宫干嘛干嘛,从来没听说公主殿下出宫干嘛干嘛了。”
“大姐姐今年就要及笄了。”太子殿下蔫了吧唧的道:“以后就要出降,最多再有五年。”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公主一般都是十八九岁才定亲,二十岁出降。
为的是皇家看重的意思,但是及笄之后是要定亲的,太子殿下对此很是苦恼,他不想让大公主出宫下降。
也没有合适的人选。
皇上为此犯愁,太子殿下也同样如此。
“女孩子大了终究是要嫁人的,找一找,总有合适的人选。”温润总不能说别的吧?
皇上看了他跟王珺好几眼。
其实在宫里的时候,父子二人还真讨论过老王家,是不是可以尚主。
可是老王家的两个弟弟年纪有些大,且还给自己找了个媳妇儿,如今南边儿的事情正在处理,早晚有一天会水落石出。
何况今年春夏之际,那俩姑娘该出孝了。
以他们的年纪,估计除了孝就得马上成亲了,这都二十多了。
要不是为了等那两个丫头,早就成亲了吧?
现在有点后悔了,早知道他们家那么和睦,把大公主指婚他们家就好了,可惜皇帝也是有底线的,没到抢人家未婚夫的地步。
正聊着呢,走到了一个灯山前,这座乃是鳌山灯。
鳌山灯俗称“靠山灯”,是民间烟火的一种,可它又不同于烟火,是花灯与烟火的巧妙结合。
“鳌山灯啊!”太子殿下很是惊奇,因为鳌山灯制作非常繁琐,价格昂贵,一般人家是做不起的,也就内城能看到这种灯。
“不错啊,鳌山灯。”温润说了一番鳌山灯的来历。
几个人听的津津有味儿。
这鳌山灯先用色纸、竹蔑片和篾丝扎成各种骨架,再糊成山妖、水怪、鸟兽、鱼龙等千姿百态的花灯。
演出时配以音乐,旁边就有一个乐班子,在吹拉弹唱。
会场上高高地搭起一座天棚,两侧悬挂各式花灯,中间扎成一座假山(灯山),上有“苍岩翠柏”和“古寺禅林”等。
表演起来,变化万千,栩栩如生。
鱼儿摇头摆尾,如同在水里一样,甚至还有一条金龙在空中盘旋飞舞,嘴里能喷云吐雾。
这座鳌山灯棚下,有四根鳌柱作为支撑,其上为木质架构、缚扎冬青松柏枝叶的主体灯景,层层相叠,点缀各式大小花灯,最上层设一小亭,仿佛高耸入云,亭内端坐一位道教神仙人物,左右各立有一侍者。
从图像要素与意象内涵角度来看,这座“鳌山灯”的形制设计虽然相对简约,但仍呼应了“形似鳌山”“金玉亭台”“仙圣所居”等要素,体现了“鳌山”神话母题的基本意象内涵。
上头各种好看的灯笼,但是要猜出来灯谜才能拿走。
怎么办呢?所有人都看向了温润,温润摸摸鼻子:“我来吧!”
这些人就不是能猜灯谜的人。
“好呀!”太子殿下第一个欢呼:“学生要那个猛虎下山的灯笼。”
“我们姐妹要那两盏荷花与莲花。”后头俩公主也点了灯笼。
王珺没要,但是皇上开口了:“那盏金龙吐珠。”
那是这个鳌山灯里的主角儿,这是一家郡王府摆出来的,不然岂能用金龙吐珠?不过是形似而非神似,只是寓意好而已。
温润只好上前猜灯谜,拜他是个古文学博士的前世,加上今生没少看书,还真都给猜到了。
那郡王府也够意思,人家猜到了就给拿灯笼,看管鳌山灯的管事还挺会说话:“您可真是才华横溢,我们这灯笼好几天了,愣是没人猜出来,也就您了,一口气猜了这么多,还都对了!”
哄得一伙人眉开眼笑的走了。
这也就逛了一会儿,皇上他们就回去了,温润送他们走了之后才松了口气:“可是走了。”
“能出来这一会儿就不错了。”王珺道:“宫里还有事情要他们去做呢。”
正月十五,上元夜,宫里也有团圆饭要吃的,所以皇上太子跟公主也只能逛一下就回去了。
俩人倒是没那么多顾忌,手拉手玩了个痛快,很晚才回去。
等到正月十六的晚上,满城花灯都烧了个通透,这一年就算是过去了。
但是王珺依然很忙,他抄家的后续也在不断的有事情,比如说发配边关的,戍边千里的,一些家眷太可恶,被打入教坊司,因为那些家眷做过不少恶事,故而待遇也不太好,打入教坊司的结果,也是罪有应得。
等到温润忙活完了过年,眼看着就二月二了,王珺回来了,跟他商量个事儿:“家里思过院那些人,养着还是弄走?”
“弄走吧?养着太费心思了。”温润皱了皱眉头,吸了吸鼻子:“两天一小闹,三天一大闹,这谁受得了啊?整日里闹幺蛾子,还是让她们赶紧走人吧!”
“行,那我就去处理了。”王珺点了点头,就去处理了。
温润没有问他怎么处理的,反正卖身契拿着,她们带来的东西,倒是毫不客气的收下了,人去了哪儿,不知道。
最后就是思过院清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