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郎是二嫁[穿书]
“秦兄,这是忠义伯府的崔成齐,这是我的堂弟许嘉,这是我同窗的好友……”
多少有七八个书生,身后还有琵琶女和公子们的随从,秦青灼一一同书生们作礼。
“我们本想在半山腰的亭子上煮茶的,但一想半山腰不好,便想登山,在山顶上一览众山小,一边煮茶一边赏景岂不妙哉!”崔成齐痛快的说道。
书生们纷纷应声附和。
“极好,半山腰不吉利,君子就该登山而立。”
“崔兄说得对。”
秦青灼:“……”
你们读书人想一出是一出的!
几人应好,秦青灼跟着走,许青阳跟着秦青灼落在后边。崔成齐和许嘉有许多话要聊。
“秦兄,你没有不适吧?”
“还好。”
许青阳小声的跟秦青灼道:“前面的崔成齐是太子正君娘家的外甥,是皇孙殿下的表兄,身份显赫,也参加了今年的科举。”
秦青灼点头知道了许青阳的好意。
到了山顶,琵琶女弹奏琵琶,诸位随从把火升了起来,有一书生开始煮茶。
读书人喝完茶看了美景就要谈论时政。
崔成齐带头:“朝中无新鲜事,最近户部尚书被陛下所不满,各位有什么增加国库的好点子。”
一个谭姓书生想了想:“可在五、六月增加税收,七八月减少税收。五六月增加四成的税收,七八月减少两成的税收,既能增加国库收入,又让百姓没有怨恨。”
秦青灼差点一口茶水喷出来。
老兄,你是懂得怎么pua的。
另一个管姓书生说道:“需要大力发展商业,士农工商,商业是最低层的,朝廷可鼓励商业大力发展,追加商业税,增加国库的收入。”
崔成齐摇头:“这不可行,商人逐利,到处奔波不便管理,而且鼓励商业,农业是朝廷的根本,要是人人都为了利润去当商人,那田里的庄稼就荒废了。”
许嘉沉吟:“可修缮农业工具,鼓励百姓开垦荒地,提高农业产量。”
他是工部侍郎的儿子,对这方面有所心得。
许青阳也谈了自己的想法。
秦青灼喝了一口茶。
崔成齐觉得有用的就暗暗记在心里。
“秦兄,为何不发一言?”
秦青灼拱手:“我惭愧,并没有好的想法。诸位兄台的想法已经够好了,我再说就是拾人牙慧。”
“秦兄也可稍作总结。”崔成齐含笑点头。
秦青灼心中一哽:“……”
你是一根毫毛也不放过。
“我私以为增税是万万不可的。”秦青灼先起了一个头:“朝廷有垄断盐铁之权,但走私的商人很多,朝廷应严厉的打击走私行为。增加农业收入,许嘉兄的主意很好,需要工匠改善农业工具。发展商业管兄也说得好,但商业不可超越农业,可以鼓励商业发展,但还是要设立条框。最后我认为的一点是让户部户籍,把一些没有编册的人加进户口,便于税收。”
秦青灼不敢提出对官员和豪强下手,豪强大多隐匿人口和田地,那可以先把隐匿的人口清出来。
大楚疆域辽阔,国库不丰,只怕不知道地方豪强和官员们隐匿了多少人口,又偷税逃税。
崔成齐只把秦青灼当excel总结归纳,直接把最后一句话忽略了,他家就有隐匿人口,他又不傻。
许青阳见几个书生们对秦青灼最后的一句话面露沉思,许青阳心惊肉跳。
“在下的夫郎还在等我,我先归家去了。”秦青灼此话一说,气氛缓和了几分。
“怎么,秦兄还是一个夫管严?”崔成齐说道。
“正是,不敢让夫郎等太久了,不然我今晚就要被关在门外了。”
书生们笑话秦青灼,放他离开了。
秦青灼等无人看见他了,他飞快跑下去。
明南知采完药,秦青灼已经在一旁笑吟吟的看他了。
“聚会结束了,我就来这边找你。”
小栓子没看见文人的聚会,心下有些失望。
“相公,谈得痛快吗?”
“痛快是痛快,我怕忘了性。”秦青灼爱惜自己的脑袋。
秦青灼回到家后便闭关读书了。
……
崔成齐得了良言,他下山后家也没去,去了东宫。
东宫侍卫认得他直径放他进去了。
“拜见殿下!”崔成齐给顾煦行礼。
“表兄请起,表兄找我何事?要是秦楼楚馆的事,本殿可不管。”
崔成齐脸上一红,“万万不敢劳驾殿下,因着那事臣的父亲已经快把我的腿打断了。臣听说朝廷正在为国库的事发愁便有几条良策。”
崔成齐选择复制粘贴。
顾煦不置可否:“表兄有心了。”
崔成齐一看顾煦就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这些想法朝中大臣又不全是酒囊饭袋自然提出来了。
崔成齐有些丧气,想到秦青灼最后的一言。
“表兄若是无事,本殿就先读书了。”这意思是让崔成齐退下了。
太子不重视忠义伯府,崔府上下对顾煦极为亲近,只是可惜崔府的子侄们没有人才可以辅佐顾煦,顾煦待他们虽亲厚,但也并不重视,总觉得隔着什么。
崔成齐咬牙道:“臣还有一条良策,可让户部重新编民入户,将隐匿的人口清出来!”
顾煦目光一深,放下手中的书卷。
“这是谁说的?”
崔成齐:“……”
怎么就不能是我自己想的呢?
崔成齐本想邀功,将这条良策占为己有,但对上顾煦的眼神,胆气就泄了几分。
“正是一位叫做秦青灼的学子。”
“本殿知道了,表兄先回去吧。”
崔成齐见顾煦不感兴趣,垂头丧气的走了。
过了半晌,宫殿内只剩下顾煦一个人。
顾煦才似笑非笑道:“好胆气,好见识!”
第59章 杀人诛心
崔成齐离开东宫回到家中就被忠义伯叫去了。
“你整日去聚会玩乐, 可还想到会试?”忠义伯看见儿子劈头盖脸就骂过来:“忠义伯府就你还考上乡试还有点才气,要是你没考上会试和殿试,你让殿下以后用什么样的人?!”
“我这也是为了扩展人脉。”崔成齐反驳老子。
忠义伯气得跺脚, “别人那是尊重你, 是想和你结交吗?那是攀着太子正君和皇孙殿下, 你要是有一二分出息, 正君殿下和皇孙殿下也可为你保驾护航,若你是一个酒囊饭袋, 以后也是得不到重用的!”
自打科举制传下来,勋贵们要想家族传承下去, 就必须要让子侄们走科举这条路。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要是子侄们不努力, 那等待的就是家族消失在历史的长廊中,变成普通人。
“父亲我知道了, 我近日一定专心读书。”崔成齐怕他老子,心里也知轻重, 他是世子, 要是不能为皇孙殿下效力, 京城哪还有忠义伯府的位置。
会试的日子靠近,在京城中需要参加会试的学子都停止了社交,回到屋子里苦读。
太学里仍旧是书声琅琅,有太学生请教大儒问题。太学生享有教育资源, 比从外郡来的学子更能得到大儒的指点。
近日有一位彭姓的大儒在太学里公开讲学, 秦青灼得到这个消息, 也想去找大儒指点一二。
陆夫子没有在身侧, 秦青灼做完试卷只好对了标准答案,但文章上他觉得仍有欠缺, 还需要老师指点。
“相公,你去太学,穿上这件衣裳吧。”明南知把制的一件新衣递给他。
这衣裳是紫色的,看着就是好料子。
“不用太过隆重,相反更加清雅朴素反而会更好。”秦青灼笑道:“不过可以等我去会试的时候穿。”
“你今日还是去采药?”
“不去了,晒草药。”明南知在家在晒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