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粮草押运已出发,船只几日就入海带了粮食上北地去,想必过不了几日,岭南将会接到陛下圣旨,开快船转运粮食。”石遥关起门来低声告知最近几日的消息。
这次雪灾覆盖范围太大,北地遭殃,南方也没放过,各地都在缺粮。江南岭南两地算是好些的,尤其是岭南,一年两季稻,凭空比其他地方多了一季主粮,当仁不让成为本次粮食转运的主力。
加之本地有船,冬日海路不结冰,运输条件好,自然是要尽心尽力。
江无眠也感受到最近几天京师的确缺粮了,“昨日出门,去了米铺,粮价近乎涨了三成,成色也算不上好,显然拿的陈年粮米。菜肉本就昂贵,此番也随之涨价。”
冬日里什么都贵,遇上大雪,粮食都要涨上两到三成,再多就要去天牢待着了。
以江无眠的家底和岭南的关系,他家中是不缺新鲜粮米,且人在京郊地区还有田地可种,这样一来豆子也是不缺,冬日发些豆芽就算菜了。
但对于普通人家,尤其是计算着开支勉强度日的家庭,这么一涨价,不是冬日开支超额一家人开春后要勒紧肚子过日子就是真的吃不起只能等死。
京外粥棚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多人,灾民还在奔涌而来,僧多粥少不外如是。
对此,朝中还真没什么好方法,只有一个字,熬,熬过去等开春就能有野菜垫垫肚子,再过一段时间就能等收获粮食,一家老小就有活路了。
江无眠绕了一圈,去看粥棚和慈济院中遭了雪灾的百姓。
他家的粥棚设在城外,是托衙门一同管理的,御寒衣物也捐了不少,看到用在实处了,他才放心回家。
一直到结束年假,江无眠再没等到建元帝和兵部的召唤,总算是得了清静,奈何出了年假第一日的大朝会上,他就被建元帝的消息炸醒。
具体是为是否出兵北真腊一事,此地不同突厥匈奴,国小人少,还比不得岭南道,就算出兵也出不了多少,因此朝中有人意图征战南真腊。
建元帝却是一反常态,问起这人当地情况,“北真腊于岭南之南,岭南常年高温多余,毒虫遍布。涂将军既然有心征战,不若先同朕粗略说上一说?”
涂将军——方才自请出兵南真腊的将军,他回忆一番,支支吾吾说了几句不甚了解的话,最终遗憾摇头,败下阵来。
他对岭南知之甚少,连当地有何毒虫都只是囫囵知道一点,更不必说真腊。
当下就有不少人向鸿胪寺看过去,国外朝拜来的使者这都在鸿胪寺,你们鸿胪寺总该有所表示的吧?先把真腊的情况好生说上一说。
建元帝也曾召过鸿胪寺卿,有关真腊的记载算不得少,瘴气、毒虫、高热等等,当地环境实在太过恶劣,除了本地人,他们大周少有将士兵卒能适应这些情况。
去了就是白白送命,那又何必?
不过这不代表建元帝不眼馋真腊的资源,光是江无眠说的一年三到四季稻就让建元帝下定决心和北真腊打好关系。
岭南两季稻都是建元帝的心头好了,换成一年四季,他做梦都能笑醒!
直接打不现实,那就选择怀柔,正如江无眠所言的“同化”。
待鸿胪寺解说完真腊的环境,建元帝见众人面色有异,隐隐有嫌弃之色,又及时抛出多季稻的消息,便亲眼目睹一出“变脸”好戏,朝堂众多朝臣争相确认此事真假,连一向不问世事的李阁老都要扯着嗓子喊鸿胪寺,快给个说法!是不是真的!
若是真的,这事儿他们得好好谋划一番才行。
雪灾爆发,京中粮米价格上涨飞快,好在岭南一年双季稻,此刻还能做应急周转,撑到开春。
正是有这一份粮食做底气,大周各地气氛不过是焦灼一些,未到恐慌甚至是揭竿起义时。
这让众人尝到不少甜头,更加看好岭南发展前途,发配之地甚至都不带上岭南了,只剩下北地于西疆两处可供选择。
现在骤然听闻真腊是一年三到四季稻,足足多了一倍的粮食!
这要是岭南也能培育三季稻四季稻,哪里还用担忧水灾雪灾,光是岭南江南都能供养整个大周的百姓了!
话是夸张了,但四季稻众人是势在必得的,那北真腊此事真要好好打算。
建元帝等喧哗声消退,继续道:“北真腊不远万里来国朝拜,足见诚意,大周既为宗主国,自当尽己所能。出兵真腊,事关重大,且要再行商议,然对方一片赤诚之心,我等不得怠慢了去。朕想了想,真腊求援,无非是国内兵马较弱,不若大周和真腊互市,于商贸一道,尽我大周之力。”
这话的确没问题,真腊要向宗主国求援,无非是自己打不过,打不过就是因为兵马不强,那给钱你们自己练兵养马,待到日后打回去不就得了。
若是要请大周出兵,打赢了还要担心兵马会不会对北真腊动手,直接吞并两块土地,从附属国变成大周内部行省。
这样一来,既不用担心上述所说的事情发生,还能借机增强本国实力,一举两得的好事儿啊!
但是朝堂官员觉得建元帝这话好似没说完,内阁也未就此商议,朝堂上下全在等建元帝的下半截话。
“既是互市,那必要人员场地等物。此事因真腊而起,地方便设在真腊境内如何?我大周不占他国便宜,这地方就签订一租赁契书,规定年限租金。此外,监管人员必要两国同出,大周便在此地建一驻外使者馆,方便互市开放。为保互市之地的安稳,再设巡检等人维护安全秩序。”
听着听着,众位大臣深觉耳熟,这不就是变相推进了国界?长此以往,这儿是大周还是真腊,岂不是要两说?!
话未说完,建元帝还道:“当地尚有蛮夷并未开化,为使商队往来顺畅,于此地设书院,置儒生,教化我大周雅言。时日一长,想来两国百姓亲如一家。”
亲如一家。
众人一品这四字,心下震惊,这哪儿是要推进国界,分明是要兼并真腊!
失去原本传统,一切向大周看齐,从出生开始学的是大周雅言,行的是大周之礼,用的是大周生产的物品,过的是大周的节日……久而久之,真腊人就是大周人!
第187章 了解
不等人反应过来,就听伍陵道:“陛下思虑全备,确实可行。然涉及两国往来,以及南北真腊之分,必要小心行事。”
言下之意,先确定了北真腊的正统地位,再出人出钱,去真腊行商贾之事。
正如建元帝所说的,只要确定了这部分土地圈入互市,再设相关监管一类,时日一长,自然而然能发展不少百姓入周。
听建元帝的意思,还要大周出人出钱出书,就为教化当地,开启民智。若是此事当真通过,那就是鸿胪寺和国子监两方选人了。
鸿胪寺的人先行出列,“陛下,不知驻外使者一事是何章程?”
驻外,一听就是去那等蛮夷之地啊!
鸿胪寺在大周本地,本身是个清闲衙门,无有油水,每日不是翻译国外书籍就是交流其他地方风俗。
新年时国外朝拜最为忙碌,诸多礼仪安置面见朝拜等都要鸿胪寺出面,还要有随行翻译以备不时之需。此外,是真没有他们的用武之地。
如今听陛下的意思,他们连大周本地都不能待着,得选人去那蛮荒之地做使者,还是一停几多年。
听听,驻外使者,都有专门修筑的驿馆和护卫了,这得住多少年才能回到大周?
人生地不熟,多有蚊虫蛇蚁出没,虽然当地粮食多香料多,听着是很享受,可他们鸿胪寺出使地方多了去了,谁还不知道初来乍到时的艰苦!
语言不通的困难不存在,难的是生活习俗。且南北真腊分裂两地,少不得动乱,去年大周刚平定叛乱,现在不少人还心有余悸。再去这等动乱之地,唉,难矣。
若真要定下来此事,还不是要自己手下的真腊翻译出去,甭管是做驻外使者还是另选一人上任,这翻译必定少不了。
总不能语言不通,做个聋子使者不是?
建元帝还在研究江无眠给的主意,他强调了一番重点,“驻外使者一应只管在真腊的大周之人,不参与北真腊内部的任何事情。”明面上是不参与的,暗地里如何表态那就要看情况了。
作者其他作品
上一篇:左手勺来右手锅[快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