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唐 (上)
宋齐丘说道:“既然如此,也是时候让白国公和紫亭候出兵了。”
李从嘉摸了摸鼻子说道:“旨意我都已经写好了。”
是的,他将老臣们喊过来的原因就是需要跟这些人达成一个共识,好让他们给自己的圣旨盖章!
就算是李从嘉,写下的旨意如果没有经过内阁盖章的话,就算能出去也不能生效,想一想也是挺惨。
李从嘉很明白帝王肯定不会喜欢这样的约束,毕竟现在就连他都觉得有些不方便,然而这样的约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坐在王位上的人脑子一热一拍头就下达个莫名奇妙的命令,给大家没事儿找事儿干。
如果只是没事儿找事还是简单的,最怕的是在重要时期做出错误的决定,真是那样的话,大家就等着集体抹脖子吧。
周宗等人也不觉得李从嘉写好圣旨有什么不好,既然蜀国不识相,自然是要打的。
结果圣旨发出去之后,没过两天,大捷,露布至京。
李从嘉接到消息之后,不由得挑了挑眉:“呦嗬,这俩人还学会狼狈为奸,先斩后奏了哎。”
可不是嘛,他的旨意前脚刚到,后脚这些人的捷报就送了过来,中间的时间差算一算也就是三五天,三五天……打下六座城池?这效率是不是也太高了点?糊弄鬼呢?
不过,李从嘉知道这也是李景达和赵匡胤在变相的向他坦白,露布至京之后,李从嘉按住了给他们的表彰没有发,难得的内阁也没劝李从嘉,这里面的猫腻谁都能明白。
这两个人既然搞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就必须要敲打敲打才行,李从嘉只是按住了他们的上次,没有降罪也没有写信骂他们就不错了。
李景达和赵匡胤也是心虚,根本不敢说什么,本来已经准备自掏腰包为将士们庆功,结果没想到李从嘉转眼就送来了酒水食物,还让李景达和赵匡胤认真核算战功,当然是从中级军官往下的人,才有奖励。
也就是说李从嘉并没有迁怒到那些士兵身上,只是不满李景达和赵匡胤两个人和他们的那些属下。
好在李从嘉也不是真的不给他们奖赏,等到李景达和赵匡胤又下一城之后,连着先前的奖赏,就全部都送了过去。
李景达和赵匡胤两个人顿时松了口气,知道李从嘉并没有小肚鸡肠的记他们黑账。
李景达尤其高兴,直接请赵匡胤吃酒,席间喝大了说道:“不是我说,今上比先帝好多啦。”
赵匡胤本来也是微醺,听了不由得问道:“先帝?先帝我知道,论天赋,是比今上差着一点,不过更多的是气运不及啊。”
李景达摆摆手说道:“这人的气运啊,跟眼光脾气都有关系,跟老弟你说句实话,这次咱们办的事情,若是放到先帝时期,打死我都不敢这么做,也就是今上大气,不会在这些小事上计较,否则……嘿……”
赵匡胤也喝得有点多,听了之后点点头说道:“今上的确心胸宽广,却也有一点不好。”他一边说着一边凑到李景达耳边说道:“跟国师走的太近了。”
李景达听了之后顿时酒醒了一半,连忙捂住赵匡胤的嘴,四下看看,发现别的将士都在互相找人喝酒说话,并没有注意他们两个,这才松了口气说道:“你以后记住啊,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今上脾气好却也不是什么老好人,你也不想想,惹过国师的人……有好下场吗?”
赵匡胤心中腹诽:当然不是什么老好人,李从嘉若是老好人,他用得着反周吗?
不过听到最后一句之后,赵匡胤心里琢磨了一下,顿时警醒,尼玛还真是啊,就赵匡胤自己知道的,惹到李从嘉倒是没什么,惹到释雪庭的有一个算一个都不好过,最惨的大概就是景琼,命都没了!
赵匡胤默默的夹了块黄瓜压压惊,决定关于这件事情他再也不说什么了,李景达仿佛怕他还说出什么来,便说道:“如今也好,虽然今上膝下只有太子荒凉了些,却也好过将来夺嫡之争。”
赵匡胤一想也是,只有一个太子,大家也不用思考站队问题了,这样看来,就算再有别的皇子,最好也等太子再大一些比较好。
李景达和赵匡胤喝完酒第二天,两个人都当前一天什么都没说过,开始商讨接下来怎么打。
李景达说道:“国师似乎与孟玄喆达成了什么协议,只是孟玄喆到底年轻,无法掌控朝堂,只怕还要等一段日子。”
赵匡胤嘲讽道:“孟玄喆还小?比殿下都大!”
李景达一怔,掰着手指头算一下,还真是啊,李从嘉跟孟玄喆是同一年出生,而孟玄喆要比李从嘉大上几个月。
两个人比较一下,出身差不多,拼爹的话……不是李景达看不起哥哥,而是李璟真的还不如孟昶,拼妈……这两位女士倒是差不多,只可惜生出来的儿子差距太大。
李景达感慨了一句:“幸好殿下是生在大唐。”
这要是蜀国有这么一位太子,大唐……哦,也没大唐什么事儿了。
感慨完之后两个人该干嘛干嘛,这个时候从蜀国传来消息,孟玄喆到底没有扛过朝臣,张太华能够干掉孟昶,却也无法左右朝臣,到最后蜀国还是选择向北周投诚。
李景达和赵匡胤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都险些气胖一圈。
赵匡胤一拳砸在案几上恨恨说道:“蜀国简直是欺人太甚!”
李景达冷冷说道:“既然他们想死,成全他们就是。”
赵匡胤迅速冷静下来说道:“也不必赶尽杀绝,留下孟玄喆母子,如果孟玄喆识相也可以给他一点好处,他想要保下的官员可以留下,那些提倡投诚北周的……哼。”
李景达看着兵图说道:“该动手了,殿下之前催促我们动手,想必就是不愿意现在就跟北周起冲突。”
赵匡胤点了点头,两个人迅速调兵遣将,打算按照之前设定好的行军路线开始进行急行军。
然而谁都没想到,北周居然拒绝了蜀国的投诚!
李从嘉得到消息十分惊诧地问道:“北周怎么了?”
第134章
李从嘉已经催李景达和赵匡胤两个人快点拿下蜀国, 就是因为他觉得北周不会放弃将蜀国纳入版图的机会, 同时他还准备给南周写信。
在这种乱世之中, 朋友和敌人的界限十分不分明,可能之前两边还在互相攻击, 一转头两边又结盟了。
自从带着一群人在西域开荒之后,李从嘉觉得自己的节操也掉的差不多了,什么是非黑白只要不涉及到原则问题, 他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之前都能卖武器给南周了, 写信给南周联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如今北周拒绝了蜀国的投诚,那他这封信是不是不用写了?
李从嘉一脸诡异的放下毛笔, 抬头看向释雪庭问道:“没有更进一步的消息吗?”
释雪庭摇头:“没有,不过……我倒是能够猜得一点。”
李从嘉挑眉:“你能猜到?难不成是北周大臣集体抽风?”
释雪庭轻笑道:“不,也可能是他们现在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不想在添上大唐这样一个敌人。”
李从嘉问道:“水深火热?北周内部似乎也没出什么大问题吧?”
释雪庭点了点舆图的东北方说道:“不是内部,而是外敌。”
李从嘉看到释雪庭落在舆图上的手指, 第一个反应就是释雪庭的手真好看, 然后才看到了他指得是什么地方,瞬间恍然:“契丹?”
释雪庭应道:“没错, 契丹, 之前郭荣在世的时候,与契丹打的不分上下, 后来他去世,周国也算是继承了他的遗志,继续跟契丹对峙, 只是后来两周分裂,南北周互相攻讦,就再没有跟契丹对峙的实力,边境防线也开始慢慢收缩,所有的风险都转嫁到了北周身上,之前契丹一直没动,怕也是在休养生息,现如今正是冬天,关外苦寒,他们的日子不好过,自然想要来中原抢一抢的,既然要抢,就干脆连北周一起打算了。”
李从嘉听了之后叹了口气:“都是石敬瑭这个卖土求荣的货,燕云十六州若是没有落到契丹手里,北周或许还有一道屏障,不至于这么被动。”
释雪庭却说道:“若是周国手里有燕云十六州,郭荣当初也不会放着北汉南汉荆南和蜀国不管,非要先去打契丹。”
李从嘉有些纠结:“如果契丹打北周的话,我们怎么办?”
释雪庭明白李从嘉是在问他们要不要出兵,他没有回答,只是问道:“难道大唐还有多余的兵力可以派出去?”
其实是有,而且西域兵去南方或许会不适应,在北方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释雪庭见李从嘉犹豫说道:“若是从大局来看,最好不要插手,若是北周真的不敌契丹,这正是收伏北周的好机会。”
李从嘉依旧纠结:“可是真那样的话,中原的百姓要遭殃了呀。”
释雪庭又问道:“你有心帮忙,北周会愿意你帮忙吗?他们不会担心你是借机图谋什么?”
因为按照正常思路来分析的话,这种时候李从嘉就应该坐山观虎斗,等到两头猛虎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出手才是利益最大化,如果一开始李从嘉就要介入,只怕北周还会提防他。
李从嘉瞬间明白了释雪庭的意思,有些无奈说道:“这年头当个好人真不容易。”
释雪庭……释雪庭无力吐槽,多新鲜呐,真要是好人,你别偷荆楚,别打蜀国啊,前脚刚借着借道的名义占了荆南,后脚就要出兵帮北周打契丹,从地理位置上看,唐军想要跟辽军交战,自然是要穿越北周的,北周还担心你一个抽风把开封给占了呢!
李从嘉将这件事情放到一边,他的确是有些悲天悯人的心思,只不过在条件不允许的时候,他还是要以本国为先。
他嘿嘿笑道:“蜀国这次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也不知道他们那里怎么样了?”
还能怎么样啊?蜀国君臣都已经慌神了,被朝臣压制太过厉害的孟玄喆终于是爆发了,他一改往日上朝绝不多言的习惯,直接对着众大臣咆哮:“我早就说向唐国投降!北周和唐国能够相差多少呢?若是按国土来算,唐国反而比北周更加强大,你们偏偏觉得北周才是强国,现在如何?人家强国根本看不上我们蜀国!”
蜀国司空李昊心里也是苦不堪言,他怎么知道会是这么一个结果?本来他们计划的是先投降,等北周将唐军打回去之后,他们再反北周,毕竟如今的北周实力大减,反就反了也没什么心理负担。
可惜北周压根就不接受他们!
李昊看了一眼毋昭裔,毋昭裔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只能跟唐军一战了。”
孟玄喆快要被气疯了:“若是能打早就打了,哪里还用得着向北周称臣?唐军推进速度十分之快,距离成都已经很近,马上要兵临城下,如今你们说要跟他们打?”
兵都没多少怎么打?用头打吗?
朝臣们一个个都安静如鸡,不敢开口说话。
李昊苦哈哈说道:“如今之计,只能向唐国投降了。”
得,绕了一大圈又绕了回来。
孟玄喆冷冷说道:“你们当唐国国王很好说话吗?”
尼玛,从一国皇子沦落到马贼,然后拿下了西域三个政权,转头又杀了个回马枪回到了中原,这样的人是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的?
朝臣们有些不适应孟玄喆的犀利,心中纳闷,他之前不就是个摆设吗?
作者其他作品
上一篇:复唐 (下)
下一篇:农家子的为官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