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之暗面
第二……。我看时间表格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了和李李文前妻对话时,
突然感到很不对劲的地方……。
那就是李李文下毒的时候使用的办法……。有巨大的安全漏洞……。
他差点把自己的儿子也给弄死……。
虎毒还不食子。
能在蜡像岛上做出现在我还完全无法破解密室的李李文,布局水平绝对一流,
怎么可能在杀他前妻前留下这么大漏洞?!
第63节
或者为钱杀人只是一个掩饰?
实际上是因为李李文发现妻子对自己不忠,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
这绝对足够成为杀人动机……。
我又反复思考这种可能性……。
突然注意到一点……。
如果真是不忠杀人,李李文绝对不会第一次失败就善罢甘休……。
第一次失败一直到李李文彻底死亡一共过了8个月……。
这种屈辱忍耐八个月,并且随时冒着被自己妻子举报的风险(这种杀人动机下,前妻会想尽办法保护自己和儿子的安全),
而不再次采取行动,反倒把目标放到其他人身上,
这极不合逻辑……。
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为财害命……。
他疯狂的需要钱,
原因是什么?
有外债么?
可是债主完全没有出现过……。
也没发现李李文留下什么财务黑洞……。
而最难解答的问题仍然存在……。
他为什么最后也被人杀掉?
我百思不得其解……。
头痛欲裂……。
现在只是外围调查,完全还没有触及到岛上作案的具体手法……。
但已经使我陷入一片混乱中……。
这时候又发生了一件让我头疼的事情……。
晚上八点我刚刚回到公寓,
刘思纯给我打来电话:“你快看电视!”
我莫名其妙……。找到遥控器……。
电视画面背景……。是蜡像岛……。
“欧子豪先生,对于文苑出版社这次再版张兆嘉先生作品,把发布会选定在这里你有什么要说的么?”
“张兆嘉先生是现在公认的华人圈销量最高、作品成就最高的作家……。
只可惜他的价值此前一直被埋没……。
直到他不幸和我家父一起在这个岛上发生意外……。
公众才通过这个悲惨谜一般的案子重新注意到他和他的作品……。
我既感心酸……。也感到一丝安慰……。
我听出版社的人说这已经是他全部作品集近几年的第四次再版,
我只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张先生作品,
以蔚张先生的在天之灵……。谢谢……。”
电话里刘思纯口气不屑:“他写的什么东西,案发后我因为好奇心也买了几本,实在是没什么意思……。
只有那本北海道蜡像馆因为和你们的案件对应,看起来感觉还凑合……。
没想到他死在蜡像岛上,好运气倒是来了……。
他要是没死的话,我准保以为他就是凶手……。”
“说话不要这么刻薄……。”
“不是么?
他符合凶手能从案件中得到好处的特征……。
不过他的书有一点我还是很佩服的……。
就是他特别善于制造转折……。
我今天看到这个再版新闻,突然想起来我们还没好好调查过他……。
我上网找他的信息……。没想到到一本他写的写作指南,
里面有一句话我看了后就在想会不会是对这个案子的一个暗示?”
“什么话?”
“等一下……。我找找给你念念……。
(几秒钟后)
找到了,啊……。‘……。读者总会感到惊奇……。但是我明明已经给出明确的暗示……。
给出的线索就算再明显读者也看不到……。因为读者已经被各种侦探故事培养出强烈的思维定势,必须要把所有的人物证据全都装入他们被设定的角色当中,然后潜意识给所有元素加上条条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
其实所有元素都可以转换……。凶手可能才是被害人……。被害人可能才是凶手……。
某种信息一再出现无可置疑时,那就是个圈套……。
某个人一再出现绝不可能是凶手时,那个人必是凶手……。
想要吸引他们,你就要借用这种心理盲区……。打破思维定势……。’
这么看起来这个人还是蛮有想法的,只是小说我看没有他总结得这么好……。”
刘思纯仍然继续在自言自语……。
但我却突然脑海中仿佛一道闪电划过……。
“某种信息一再出现无可置疑时……。那就是个圈套……。”
我突然意识到……。李李文的事情上,
有一个信息一直在不停的出现……。
使我深信不疑……。
但如果我假设这个信息是被李李文误导的,
那得出来的结论……。
会让我刚才所有的疑问……。
瞬间解开!
而这样再往下推理……。
张兆嘉总结的那句:“某个人一再出现绝不可能是凶手时,那个人必是凶手……。”
那么凶手会不会是……。
某种我重来没有想到的可能性?!
第二天早上九点……。
我再次到医院,寻找李李文的前妻……。
第64节
第二天早上九点……。
我再次到医院,寻找李李文的前妻……。
在走廊碰面,
她步伐暂停了一下,
下意识反应,
然后继续向前,
“你怎么又来了?”
“你担心什么?”
“看到你让我感到讨厌……。”
“我也很讨厌来打扰你……。所以我希望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
“上一次该说的话我说得很明白,也没有隐瞒,这次你找我得到不了新的信息。”
“我不这么看……。你说得我相信都是实话……。不过说实话也可以欺骗人,
客观的描述对方的行为可以制造假象……。误导别人……。
最近有人对我讲了一句话给我很大启示……。让我重新审视这个案子到目前为止收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