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陷大明:秋香点伯虎
没错,华观这会儿看的,正是唐伯虎的考卷。自然,这份考卷是经过誊录之后的。考卷上的字迹,并非唐伯虎写的,华观是看了答卷的头几句话,认出来的。
认出了唐伯虎的考卷,华观不由的犹豫起来了。一方面,他为唐伯虎的考卷被初审官取中而感到欣慰。可另一方面,他也有了心理挣扎。
看,还是不看?看,自己问心有愧;可要不看,又该以什么理由将这份考卷交给别人代劳呢?
唉,为什么偏偏这份考卷到了老夫手里?难道,冥冥中真有天意不成?
华观思虑良久,最后还是看起了唐伯虎的考卷。就算交给别人,最后也还要经我过目。既如此,我只需秉公阅卷就是了,至于他能排名第几,就看他的文章写的如何了。
华观想通了,便逐字逐句的看起了考卷。这一看之下,不由的精神大振。
“妙!妙啊!老夫很多年没有看到此等精彩绝伦的文章了!”华观忍不住赞叹出声。
同一屋办公的两名副主试一听华观发声,都抬头望了过来。
“太师,是何等妙文,竟能让太师如此赞誉!”一个副主试好奇的问道。
“哈哈,二位贤弟且过来,与吾一同观此妙文。”华观欣然相邀。
两个副主试对视一眼,同时放下手中正在审阅的考卷,起身走到了华观身旁。
华观将唐伯虎的考卷放在桌面上摊平,竟出声朗读起来。
那两个副主试一边观看考卷,一边听着华观的朗读,眼神越来越亮。
待华观朗读完考卷,一个副主试说道:“果然是篇精彩绝伦的妙文啊,此子文采,世所罕见。”
另一个副主试说道:“以某看,此文当列本届头名。”
华观手捋胡须,轻笑道:“那老夫就暂将此文列为头名,待二位贤弟阅完了手头的考卷,我们再碰头合计一下。”
“好!”两个副主试欣然点头。
华观提起笔,将这份考卷的编号写在了纸上,又在编号后写了个“壹”字。
两个副主试回到各自书桌后,继续阅卷。
华观又看了几分考卷,忽然,他又看到一份考卷上出现了眼熟的几句话。
这是那个胖考生的答卷吧?难道真有天意不成?皇上特意关照的两个考生的答卷,竟都落在了我的手里!
这会儿,华观再不犹豫,心安理得的看起了祝枝山的考卷。
嗯,这文章写的也不错。但比起那位瘦考生的文章,还是有差距的。
华观想了想,便将祝枝山考卷上的编号写在纸上,并在编号后注了个“叁”字。
天近午时,华观和两个副主试,都看完了考卷。用过午饭后,三人碰头,又经过一下午的汇总商讨,最后列出了榜单排名。
唐伯虎的编号排名,仍居榜首,祝枝山却被往后调了两个名次,成为第五名。
晚上,贡院中通宵达旦,官员们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近子时许,华观在大红榜单上用印。今年的乡试,至此总算是结束了。如果,张榜后也不出乱子的话,那么今年的乡试就可称之为圆满结束了。
☆、第102章 看榜
八月二十八,是南直隶省乡试张榜的日子。
天刚蒙蒙亮,贡院门口的告示牌前,就已经人头攒动了。
来的人,除了今年应试的考生,还有一些小商小贩,以及爱打听消息凑热闹的金陵城百姓。
乡试虽然不像会试的影响力那么大,但对读书人来说,也是一个里程碑。乡试若能考中,便是举人了。举人虽然只比秀才高了一个档次,但待遇和社会地位的差别,却非常巨大。
成为秀才,只是踏入了士人的门槛,朝廷对秀才的优待,除了政治地位上的虚名,实际的东西,也只是免除田捐赋税。
而成为举人,不但有了参加会试的资格,而且,朝廷对身有举人功名的读书人,每月还有一定的粮米、菜蔬及金钱补助。更重要的是,举人如果能得到官员的举荐,也可以在地方衙门出仕为官了。
虽然,大多数举人都没有出仕的机会,但到衙门里当个师爷或吏员,又或者到官员家中,当个幕僚食客,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们所熟悉的白话小说《范进中举》,就真实的反应了明代秀才和举人身份地位的差别。当范进还是秀才时,他的老丈人一点都不拿他当回事,也从不给范进好脸色。但当范进中举之后,他老丈人对他的态度,就一下变得恭谨起来,简直对范进敬若神明。
正因为乡试对读书人的前程影响巨大,所以,不光是应试的考生,就连闲杂人等,也对今日的张榜格外关注。
贡院门口的读书人,相识的,不相识的,都互相闲谈着,不时的往贡院门口张望,期盼着能早一时看到榜单。每个人脸上,都一脸的紧张之色。即使偶尔笑一下,也是强装镇定。
倒是那些前来凑热闹打听消息的百姓,一个个一脸的兴奋,大声谈笑着。好像他们才是今日的主角。
一直等到辰时,太阳都升得老高了,贡院的大门才打开。贡院门口所有人的目光,都一下聚焦到贡院大门。
四个身穿皂衣的衙役,手拿长长的竹竿,各挑着一挂鞭炮率先出门。那四挂鞭炮的引信,已被点燃,滋滋冒着青烟。
四个皂役刚走出大门没几步,鞭炮便噼噼啪啪的响了起来。有挤到贡院门口的人,立刻往一边躲闪。原来这鞭炮既有庆贺的意义,又起了驱赶闲杂人等的作用。
挑着鞭炮的皂役身后,一名绿袍官员双手托着一个长条托盘,一脸肃容的走到了告示牌前。另有一个手提小桶的皂役,紧随这名官员。
手提小桶的皂役,先在公示牌上涂抹了很大面积的浆糊,然后,从那名官员的托盘上取下一卷红祾,再将红祾展开,贴到了公示牌上。
那官员将手中托盘交给身边皂役,然后朝已经围过来的人们一拱手,高声道:“正德元年,南直隶乡试,共取中第考生一百二十九人。凡中第者,务必于三日之内,往应天府领取告身文书。落榜之生员,也勿因此自弃,还望能加紧攻读,三年之后,某期待你们的名字也能出现在这红绫之上。”
“谨遵大人教诲。”众考生一起朝这名官员拱手。
那官员点点头,便率领五个皂役回转贡院。
呼啦一下,所有人都挤到了红榜之前。接下来,这贡院的告示牌前,便上演了人生百态。
有人狂喜大笑,有人捶胸顿足、嚎啕大哭。有人乐得浑身抽搐,口吐白沫;有人哭的当场晕倒。当然,也有人镇定自若,不悲不喜。更有相识之人,或互相恭贺道喜,或互相打气相慰,约定三年后再战。
……
兰芷若、秋香、祝枝山、黑子四人,来到贡院门前时,见到就是这人生百态的大戏。
“好热闹啊,已经张榜了吗?”秋香好奇的看着眼前的一幕幕。
祝枝山点了点头,道:“看来是已经张榜了,要不然,这些人也不会如此悲喜各异了。”
“那咱们挤进去看看呗。”黑子一脸兴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