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有那门路的,则是搜集岭南来的报纸,回家中问问长辈,没有的则在四处打听,正好撞见《京华月报》发行,联想到两地渊源,少不得人要问问这是不是和江侍郎有关。
于是这份报纸刚刚发售,就被一抢而空!
张榕从蒋秋嘴里得知他们大人,惊得脖子都要扭了,再不复之前的冷静,林清也是傻眼,这说好的副考官说换就换,今年恩科考生怕是拿不定主意了。
考前换考官不亚于当年六月一号宣布今年高考改革,主打一个猝不及防,心态不强的怕是能当场疯魔。
张榕看着运行中的印刷机,手一挥做下大胆决定,“当前尚未出题,明日才是入帘马上宴,时间上来得及,先印制一批大人文章辞赋出来,待到之后再发行报纸。”
其他人不清楚,他们这些跟在大人身边的人难道还不清楚大人的文章吗?
就是当场默背下来都不成问题!
现在雕活字是来不及了,好在为了报纸雕刻的都在,挑挑拣拣,再让熟练工日夜不停上工,连夜印刻出来一批,待到明儿一早就能送到书坊发行。
“酒楼送过去一批,明儿让各家书坊去酒楼里拿货。”
他们书坊这儿还要加印,实在留不出时间人手与人谈论生意,这酒楼是建元帝送的,人手齐整,掌柜的也能谈生意,暂先挑一挑大梁罢。
林清也是一脸喜色,走路生风。庄子换上的新主定是有福有财之人,本身有主意有能力,今又得陛下看重,被点为乡试副考官,前途未来可期,未来可期啊。跟着这样的主子,他林清也能在一众大监跟前说得上话了。
这厢正在狂喜,次日一早疯狂的就是今科试子了。
只因有家酒楼放出有江侍郎文集的消息,众人不由蜂拥而至!
第196章 贡院
京中闻名的几家酒楼背后多是惹不起的背景,建元帝拨给江无眠的这家倒是不显名声。
——和庄子是一个道理,给个有钱的,建元帝舍不得,且他手下就那么几个酒楼,给太子两个,自己留两个,再给出一个,手头就不宽裕了。
说白了,建元帝抠门。
铺子生意不好不坏,一早没多少人入内,张榕唤人放了不少的报纸,让报童在此拿取。
酒楼掌柜一开始看着纸张发愁,岭南报纸受欢迎后,京中也有不少开办小报的,可最受欢迎的还是岭南报纸。不知待到开门后,不知有几个人来买,愁人,很是愁人。
然出乎意料,报童进进出出,竟是真有人买这文章。
昨儿得了好处,今日一早掌柜也不愁眉苦脸了,很是欢迎张榕再送些报纸来,谁料一开始随着报纸来的还有江无眠的文章诗集!
恩科临阵换考官一事他自然知晓,今年科举的考生们有难了。换个角度看,都不知道那就是大家同个起点,只要钻研一番主考官文风治经就可,副考官虽是考官,但还是要以主考官为主。
谁料这会儿还真能拿出副考官做过的文章,那岂不是正正的金山砸头上了!
掌柜霎时狂喜,他兴高采烈将运送文章报纸的一行人迎进来,文章放在显眼处,报纸则是退居二线地位。
好好好,应试当头,他家得了副考官文章,得盘算好好赚上一笔。
正有那起来去用早饭的学子走来,酒楼里顿时声响喧哗起来,有那心急见过报纸的,一来就找上了掌柜,眼角余光却是看到了江无眠江恒阳的文章集!
即将参与入帘马上宴的人,就这么愣在原地,这、这……这莫不是副考官的文章!?
三两步上前,惊喜之余忘了压低声音,高声问道:“莫非酒楼有江大人的文集了?!”
这江大人久居岭南,就是来了京中,也是经常在陛下面前露面做事,平日里不怎么喜好做文章,或者说,这人写公文奏章,多半不能露出来,因而这些还是他古早时候去岭南做的。
岭南与京中相距千八百里的,速度不会这么快,难道是江大人新作的文章?
掌柜正要答,刚被书生一嗓子唤醒的人不在少数,蜂拥至柜台前,忙问去掌柜,手上还不忘拿上一本文集。
掌柜格外庆幸还有柜台作为阻隔,没让人扑过来。又赶忙说了文章确实有,还在印制中,眼下这些都是岭南做的文章。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等到远点的学子找上门时,这些文章连带和报纸都被抢购没了!
这些人也不空手回去,没有文集,还有报纸在,总算能看看不是。
掌柜眼睁睁看着本该发给报童的报纸就在你争我抢之间见了底,这不能成,果断发信庄上,快点趁着文集的东风,多放点报纸!
“酒楼只剩一两张报纸,文集正在加紧刻印中,您若是要,小的就给您记个名?”跑堂活计累的满头大汗,脸上却是喜笑颜开,听到动静立刻熟练地说一串话。
岂料这人不是来买文集的,或者说不仅仅是买文集的。
王掌柜面带三分笑,见到伙计便道:“不知你们掌柜在何处?小弟这儿有笔报纸买卖想做,烦请掌柜拨冗一见。”
跑堂活计在外干活,养的一双利眼,打眼一瞧就认出来人是谁,正是京中最为有名的醉仙楼掌柜。伙计忙请人入内喝茶,唤人招呼着,自个儿请了掌柜过来商议。
“康掌柜的,事儿是这么说。我见了咱们京中也有时报论事,见猎心喜,就想给自家酒楼订上千来份。”
他在的醉仙楼是京中数一数二的酒楼,背后有几家勋贵撑着,又有商队往来,好东西自然多,就在京中吃得开。
昨儿观察一日,还打发跑腿买几份报纸回来,私底下又和东家算了算这几日的赚头,王掌柜确信这报纸能赚钱,方才找上门来。
京中开恩科,来往学生举子较多,商家最近赚了不少,可谁不盼望着能赚更多?
而且历来是京中买岭南的报纸,今儿可算扬眉吐气一回,他们京中有了被皇帝承认的京城时报!
这可是大好事儿!
故而王掌柜也不端看了,直接亲身找上门来。
康掌柜也笑成一团菊花模样,让人挑了千来份报纸给王掌柜装上,两方当场结成了一桩买卖,看得人通体舒畅。
好好好,若是上门来的都是如王掌柜这般痛快的商家,那这报纸何愁销量啊!
王掌柜的上门好似打破平衡,时不时有人上门来谈生意,不说是王掌柜这般大方,那也是有三五百的量,还有一些小辈奉命上门来给各家长辈带去的,也是十几二十几地买。
至于宫中的,江无眠直接让张榕点出两千份的量,让建元帝拿去赏人。
建元帝:“……”
他赏谁用这么几张纸?!
直接将报纸塞给内阁六部,一个部门领一些回去,分得七七八八,这下也都知道京中有自己的报纸了!
各处看了排版内容,对这幕后编辑默然无语。
你说他干正事儿吧,他的确干,民生问题于鸿胪寺要面临的北真腊开互市都是正事儿。
要说都是正事儿,那这食谱和行骗技术拆解,也值得特意上个报纸?
学学岭南!
直接上科举文章和时政点评,近来文章用词越发辛辣,喜欢的是真喜欢,不喜欢的气得吃不下一碗饭。
相对而言,这京中,天子脚下的报纸就这?就这?
若是编辑就在眼前,少不得被满朝文武骂个狗血临头,你写的就这玩意还好意思说是京报?!
不说关心一下国家大事,起码把建元帝的事儿说上一说呢?
话是这么说,余尚书和李阁老却在家中躲懒看报,匆匆看过一遍,对此尚且满意。
余尚书在看民生上的事儿,尤其是最新说的间作套种,上面推荐了部分作物能一块生长。举的例子有好几种,还特意把岭南稻花鱼养殖的例子提出来给众人科普,作物虽是不同的,但是原理有几分相似。
土地上的东西,余尚书也算半个行家。当年在外任职,他曾于江南是吃过稻花鱼的,因而有两分了解。
有碍于篇幅原因,上面写的语焉不详,但把基础的东西都提了一笔,奈何说的太少,余尚书翻看到编辑一栏,是个不认识的笔名,只好暂先记下,待到来日再登门拜访探讨一二。
作者其他作品
上一篇:左手勺来右手锅[快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