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祖龙,龙井茶来一发?
半晌无语之后,他也算是想清楚了,无论如何龙井还是为了他好的。
“那真是,谢谢你啊!”他咬牙,一字一句说。
“啊?”
“谢你让我不被人宰了。”
“哦,客气客气,”龙井笑,“毕竟我们是兄弟。我也挺想你青史留名的。当然,如果我也能青史留名,那就更好了。哈哈哈哈。”
嬴政青筋bào起:“果然我还是很想揍你。”
“啊?你刚刚说啥,我没听清楚。”龙井笑着笑着就听到了嬴政的低语。
“我说,我果然还是很感谢你。”嬴政咬牙。
“哦,这样啊,有些话你不必说出来。”龙井抬头,“毕竟,我是个这么完美的人,世界上赞美我的人已经太多太多。你再继续赞美我,我可能会骄傲的。”
“哦,”嬴政这样回复他,“呵呵。”
边塞。
龙井骑着他的麟驹,同裨将辛胜,骑督卒尉李信带着数十名护卫,在一处高地上观察抵亲。
之间大约五万多燕代军背着易水列阵,huáng色的是燕军,红色的是代军,倒也旗帜鲜丽,壁垒分明。
“敌军人数不多,但排的是背水阵,我军攻击时,敌人一定会拼命,这次战斗伤亡一定会很惨重。二位将军有什么看法?我们这次作战主要目标乃是要擒杀jī蛋太子,荆轲行刺之事,就是出自这个jī蛋的手笔。”龙井自从发现燕国太子叫姬丹后,就习惯xing的叫他jī蛋。
可不就是个笨jī蛋么,用自己去碰石头,还以为自己是超级jī蛋啊?
辛胜和李信没听出主将的刻意为之,还以为是主将口音重呢。
此时听了龙井的问题,辛胜第一个发言:“依末将的判断,燕代联军的作战构想,不外乎是以少数兵力部署在易水以西作为桥头堡,而大部兵力部署在易水以东上谷至蓟城之线。假若我军攻击失败或是伤亡过重,燕代联军就会乘胜渡河追击;假若我军歼火当前敌人,伤亡也会相当大,他们可以乘我半渡而攻之,亦可给我打击后退保蓟城。所以末将建议这一仗要速战速决。”
说了等于没说。所有人都知道要速战速决……
龙井皱了皱鼻子,问李信:“李将军的看法呢?”
李信自信地笑了:“辛将军的话非常有理,但末将的看法稍有不同。”
“哦?李将军有何高见?”辛胜不开心了。
龙井却看向李信:“且说来听听。”
李信冲着龙井拱手:“依末将的看法,代军大约十余万,燕军在二十万以上,双方兵力总计在三十万以上,尤其他们靠易水作品障,以逸待劳,假若同心协力和我军进行决战,我军兵力不到三十万,胜利不见得是百分之百。”
“什么意思?”辛胜更加生气,“别忘了我大秦军士一向是以一敌百!”
李信终于忍不住对上辛胜:“料敌从宽,视qíng况而定,如今燕代联军五万人列背水阵,辛将军是否能率两万人加以击溃?”
“这……”辛胜一时语塞。
“所以,依末将之见,需双管齐下,以绝对优势兵力歼灭易水之西的这五万人,造成震撼以后再挑拨燕代之间的合作,告诉代王我们要的只是燕太子丹,并不愿与他为敌。另外依末将判断,燕王并没有固守蓟城的打算,他的作战构想是,胜则在易水决战,败则保住实力退守辽东,在那里既有辽水、大海作三面屏障,而且还可以联合东胡。”
龙井摸摸光溜溜的下巴:‘不错啊,李信这小子,说话一套一套的,还挺像那么回事。’
“就这样吧,辛将军听令!”
“末将在!”
“你率所部十万围歼正面之敌,待命进取蓟城!”
“得令!”
“李将军!”
“末将在!”
“派你负责你所建议的任务,离间代王,捉拿燕太子丹。你需要多少人马?”
“三千骑卒就够了。"李信自信十足地笑着说。
“三千?”龙井心头骂娘:你又不是劳资,劳资有剑三系统技能加持都不敢说这大话……
他脸色已经冷了下来:“李将军,你可知道军中无戏言?”
“愿立军令状!"李信严肃起来。
“辛将军,明天拂晓开始攻击!”
第二日拂晓,秦军对燕代联军采取围歼攻击。
先是燕代军无处可退,奋力死战,两军接战三天两夜,杀声震天,燕代军伤亡惨重,秦军幸有龙井这个bug存在,是故伤亡不算太重。
而jiāo战正酣之时,燕军忽然传出谣言:蓟城之中,燕王同太子姬丹已经率领jīng兵奔走辽东。秦军之所以少伤亡,乃天派使者相助。此消彼长之下,燕代联军士气一落千丈。
第三日,易水上游忽然漂下多艘无人空船,再加上一些东岸运补的船只抵达,这下求生有路,燕代联军不顾杀敌,纷纷夺船逃走,甚至为了夺船互相残杀。
五日以后,易水之东燕代联军被歼殆尽,两万人死在易水中,河水为之染红;众多尸体堵塞在一些支流处,河水为之不流。
龙井乘胜渡河追击,包围了蓟城,只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攻克。他发现李信判断完全正确,燕王和太子丹早已率jīng兵东走辽东,但途中遭到李信的追击,太子丹率部份军队逃入衍水地区。
李信派使者送信给上谷代王,言说只要给太子姬丹的人头,此番就可以放过代地和燕国。代王嘉同群臣商议后,传信燕王喜,于是,燕王喜送信给太子姬丹,要他自刎。
龙井拿到姬丹的人头,观赏了一番,依言收兵,回到了秦国。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战,楚国。
☆、第 58 章
龙井之所以拿了姬丹的人头,就立刻回到了秦国,并不是要真的为了履行同代王的约定,而是,他不得不回去。
秦国大殿之中。
秦王说出要攻打楚国之后,昌平君的脸色就变了。
当年嫪毐之乱,昌平君立下赫赫大功。而华阳太王太后离世之前,给龙井的名录上最能信任的人,第一个,便是昌平君。
楚国与韩国世代与秦同姻亲。为秦国最大的两支外戚。
昌平君本人更是如今楚王的亲叔叔,不得不承认,他在秦国剿灭其余国家的时候,为秦国处理军需,任劳任怨,且从不徇私枉法。
可如今,当嬴政说出要灭楚之时,第一个激烈反对的人,却是他。
所有人都呆了。多年来,他们几乎都忘了,昌平君其实并不是老秦人。
“我也反对!”早已同嬴政通过气的龙井也站了起来,“我反对攻楚,这个大将军,我不做了!”
众人俱惊。
继而,又是释然。
是了,这两个都是楚国人。若他们不反对,要去攻楚才是真正的为人不齿。
龙井拂袖离开议事厅,做足了一场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