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夫孩子热炕头
“嗯!”狠狠点头,他一定会好好珍惜。
吃过了早饭,便回去补眠了,等到了初二就开始做准备,要去外祖家了。
今年小兴怀也有礼物给姥姥姥爷,就是他做的四双鞋垫子!
两双给了于良吉和石宏大,剩下的两双,他带给了张家二老。
这次去张家村依然轻车简从,到了张家跟老爷子谈了谈今年的计划。
“中了这么久的地,需要杀杀菌了。”于良吉提醒老爷子。
“今年打算种一茬春蒜,然后补种一茬土豆。”老爷子道:“自打前年闹了虫灾,村里人都怕了,去年春天也种了一茬春蒜,后来种别的就没事了,以后估计隔三差五的都会种一茬大蒜。”
张家村也算是吃一见长一智,现在再也不敢随便种植青菜了,别的村子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于良吉毫不吝啬的告诉他们种植菜棚子的禁忌。
例如不能连作同一物种,不能只知道施肥而不知道消毒,更不能不通风换气等等。
“这样很好,不能盲目的看啥好就想干啥,没有系统了解过就不要随便跟风。”于良吉对张迪可是怨气深重,据说那几个村子之所以种植大棚,都是他撺掇的!
张迪要是个人才,于良吉肯定不会不高兴,他更喜欢良性竞争,可张迪这人太让他失望了,啥都不懂就赶指挥人手跟风搞菜棚子,而且他要是真想帮大家发家致富还有情可原,他这是意气之争!
“张迪已经不是村长了。”张老爷子知道于良吉生气张迪的所作所为。
“不是村长更好,这样的村长能带领大家干什么?”于良吉一听就解气的不得了。
“也不是族长了。”张老爷子笑眯眯的道:“村里要重新选举村长和族长,正月十五就在祠堂公举。”
张迪可把张家村害惨了,大家没赚钱不说,有好几家差点揭不开锅!
他年前终于顶不住压力,引咎辞职了!
不辞职也不行,村里人天天去他家闹,当时说好了赚钱,结果呢?
他收拾不了烂摊子,只好装缩头乌龟,引咎辞职也是为了避风头,不过若是后来者能把张家村摆平,估计这就没他什么事儿了。
从今往后他都得夹着尾巴做人了。
“有人找过您家吧?”石宏大突然出声猜测。
“找过,说让我当村长,我没同意!”张老爷子摸着胡子笑的有点老奸巨猾的架势:“我傻啊,给他收拾烂摊子擦屁股?谁惹的事儿找谁去啊!”
当初那么被人欺负,真当他们家的人没脾气啊!
“您老英明!”于良吉竖起大拇指,要是老爷子当了村长,肯定有操不完的心。
石宏大看了看老爷子,若有所思。
直觉告诉他,张家村的人肯定不会放弃这个机会,能跟侯府拉上关系的,也就张老爷子一家了。
但是张家村的事儿他无法插手,因为张家村是一姓村,来个外人立刻就跟白天鹅进了黑鸭子群一样显眼!
在张老爷子家呆了两天一夜,他们回到了十八里铺。
初六是侯府请客吃饭的日子,和往年一样全村的人都来了,包括小孩子们,于良吉喜欢大家热热闹闹的。
吃饭的时候,还跟老村长他们商量:“前年种植的土豆,去年种植的谷子,今年咱们也种一茬春蒜吧!”
“你不说我也想提了,去年种植的谷子还够吃一年多的呢,咱们种植一茬春蒜杀杀虫挺好,张家村的虫灾可刚过去,我们也担心自家土地。”车爷爷喝了一口葡萄酒。
老村长也点头:“我们不缺粮食吃,田地最重要,种一茬大蒜,左右有好处,就算没什么,也能求个心安!”
张家村的虫灾虽然是发生在大棚里,可也吓坏了这群老实人。
农家都是靠天吃饭的,各种天灾在他们看来是很严重的事情。
“张家村做损事情太多,报应!”当时付二柱子家的就狠狠唾弃了一番张家村。
十八里铺的人虽然问心无愧,却因为自己赚了钱,怕福气太过他们这群人压不住,所以大家都很珍惜这几年的好日子,且种一茬大蒜,还能让天地休息休息,杀杀虫子啥的,大家都同意于良吉的提议。
“那好,那就种一茬大蒜!”于良吉高兴的不行,他以为自己会费尽唇舌才能跟村里人说明白呢,谁知道大家这么给面子。
等第二天去村长家吃饭的时候,大家开始报名种植大蒜,并不是全部的土地都种植大蒜,有的土地去年种植过了,今年就改种土豆,因为土豆高产啊!
来吃春宴的顾掌柜的也说了:“要是大家都种植大蒜,我负责收购,用来腌菜或者买卖都很不错,辽东府那边尤其需要,年年都短缺大蒜、白菜和辣椒。”
于良吉笑眯眯的跟他谈了谈合作事宜,辽东府,就是原本的高丽,已经被收服了,并入本国版图了。
那边的人多数都是高丽族,吃的泡菜里,大蒜是主要成分之一。
353 村长族长
但是那边多是山地,种植很是困难,野菜倒是不少,多数时候,那边都是以种植高丽参和养殖为主,粮食之类的东西,都是要依靠朝廷补给,这样也变相的控制住了那边,因为你不听话,只要朝廷断粮,他们就没辙了!
年年都缺衣少食也让他们没力气反抗,这才多久?就有当地人肯学说汉话,学习汉字,等过个百八十年的,甚至更长,二三百年之后,估计就没本族什么事儿了!
知道的人都不吭声,慢慢的潜移默化。
“那边每年都折腾各种咸菜,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吃咸菜就饭,能吃一辈子!”说起那边,顾掌柜的也有些不解:“要给他们换个啥东西可难了,那些人一根筋的,不过高丽参不错,明儿我过来,给你们带点,听说炖鸡吃可好了!”
于良吉:“……!”
第二天他再来吃春宴,果然带了许多成盒的高丽参,按照十八里铺的家数,一家一盒。
给了于良吉十盒,因为侯夫人多……。
时间到了正月十四,去京城送礼的队伍回来了!
“这是皇帝陛下的赏赐。”已经连续三年去京城送礼,侯府管事已经很淡定了。
“先不看,说说,情况如何?”石宏大没看礼单,先问回来的管事。
“骑尉府一切都好,两位先生准备今年秋天会试,他们在那里适应的挺不错,等今年秋天的会试。”管事的立刻开始汇报:“骑尉府里的人也都生活的不错,已经将今年的工钱、补贴和福利都发了下去。”
被人家都是年底算账,他们家不是,骑尉府和县城以及府城这三个地方,因为没有主人家在,从来都是正月里的时候就把一年该给的份儿都给了,过年还有红包可以拿。
为的是他们不能及时过去,看房子的人也不会生活拮据。
“好,好。”石宏大听了就放心了,京城那边物价高,他也鞭长莫及,只能托人照看,给的银钱从来都是足足的。
“一路辛苦了。”于良吉也放心不少。
“进贡的金桔皇帝陛下很喜欢,听说皇后也将金桔放到了自己的宫殿之中,让孩子们谁想吃了自己去摘。”管事继续汇报:“已经将一小盒金桔当面交给了柳公公。他老人家很是高兴。”
虽然只有一小盒金桔,里头也才十个,可管事的是亲自交到柳公公手里的,没经手他人,也没什么人知道。
“办得很好。”叮嘱他的是于良吉,柳公公帮了他的忙,他不能给人家送一年礼就当没事儿人一样,但是大张旗鼓的也不行,只能这样随手送个什么。
不能引人注意,更不能交浅言深,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皇帝陛下还亲自赏了二十盏宫灯,说是让正月十五的时候点燃挂上好欣赏。”管事特意指出:“这个可不能忘了。”
“让何管家去安排。”花灯他们家不缺,宫灯倒是头一次有。
于良吉这才打开礼单,皇帝陛下的赏赐这次给的很丰厚,春夏秋冬四季笔筒一套,青花祝寿圆棒槌瓶一对、清华山水人物图双耳尊一个、白玉浮雕玉兰花插瓶一对,碧玉双兽耳活环弦纹瓶一对,都是贵重的摆件。
皇后殿下给的则是珍珠地花瓶一对,很是精美的东西。
除了这些御赐的东西之外,还有内务府给的,当然,内务府给的肯定没有御赐的好,但是比御赐的实惠,他们给的礼物都是上用的笔墨纸砚!
于良吉想到自己学堂的那些孩子,这一年的笔墨纸砚都有了!
“这个好,这个好!”于良吉指着内务府给送来的八大车笔墨纸砚高兴的几乎手舞足蹈。
他们如今把这种上用的笔墨纸砚当成奖品,谁考试考得好,就能得到一套,当成传家宝,或者拿出去炫耀也是十分有面子的东西啊!
尤其是考试的时候,孩子们带的几乎都是这种笔墨纸砚,因为质量好,考试的时候最关键,大家都用好东西,可谁的好东西,都没有十八学堂的孩子用得好!
于良吉奖励他们的笔墨纸砚已经就剩下半车了,这八大车正好弥补库存!
管事的看了看于良吉,再瞅了瞅何管家,何德淼抽了抽嘴角,这话最好不要被传出去,要是皇帝陛下知道这位觉得内务府送的东西比他赏赐的还让于良吉高兴,内务府可就糟了!
皇帝陛下很小心眼儿的!
正月十五,今天没人请客,但是今天是元宵节,侯府早早就预备好了花灯和无数的烟花。
花灯初上的时候,所有花灯都点燃,挂满了十八里铺和侯府,照的雪地一片白光。
吃过晚饭之后,便出门跟村里人一起看花灯,还有猜谜语,他们不必去县城人挤人,更不去府城看灯山人海,因为他们的灯笼已经很好看了!
因为还有皇帝陛下赏赐过来的二十盏“宫灯”!
宫灯制作和民间不同,每一盏宫灯下,都有制作师傅的留款,且宫灯不论是形状还是用料,肯定都比民间自己糊的强多了!
这二十盏宫灯,都是旋转的走马灯,上头画着各种精美的绘画,从喜鹊登枝到福寿无边都有。
热闹的正月十五过后,春宴继续,不过是一姓一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