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胄龙脉
刘勇国惊道:“你没感觉到有什么不正常么?”
郝福来说:“没关系的,以前他们也有过这样的情况,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刘勇国冷笑道:“如果他们没有什么问题的话,就是你有问题!别以为我们在洛阳只有你一个人。刚才你向我汇报日军的兵力部署时,并没有提到日军的两个联队正紧急集合,要赶往洛宁。这么大的事情,你不可能不知道的。还有,城门口的日伪军对其他人搜查得都很严格,偏偏只随便搜了一下我,就放我走了!我进城后一切都很顺利,当我找到这里时,发现门口多了几个商贩……”
还没等刘勇国把话说完,郝福来骂了一声“蠢货”,随即飞快地从腰里拔出枪,可还未等他扣动扳机,只见刘勇国的手一扬,一柄两寸多长的飞刀已经插进了他的脖子,鲜血顿时狂喷而出。
“砰!”郝福来挣扎着扣动扳机,子弹射入天花板。
守在门口的那些人听到枪声后,一个个拔枪冲了进来,可是留给他们的,除了一具尸体外,还有桌子上的一纸“除奸令”。军统局对于那些投靠日本人的特务,向来都是严惩不贷的。
洛阳日军最高军事长官木村经广中将得到消息后,下令全城日伪军,一定要把那个军统高级特务找出来。
就在日伪军展开疯狂搜捕时,刘勇国已经化妆成一名日本军人,混在前往洛宁的车队中。
沈醉交给他的任务是尽快找到上川寿明的行踪,从日军的行动看,也许上川寿明就在洛宁。
当他赶到洛宁时,才得知日军要扫清洛宁周边地区国民党的残余势力。他在这里待了一天,并没有找到上川寿明的行踪。不过,他从洛宁日军指挥所里偷出了一份密电,上面提到了上川寿明一行人在洛阳时,日军对其进行保护而做出的兵力部署。
上川寿明不在洛宁,会去哪里呢?
这样的高级机密,也许只有日军的高级指挥官才知道。刘勇国决定重新回到洛阳,到日军的指挥部去寻找答案。
就在刘勇国赶往洛阳时,身在重庆的沈醉得到潜伏在襄樊的军统特务发来的情报,怀疑上川寿明到了距离襄樊不足百里的老河口。
情报中说,这一信息是通过散兵得来的,还没确认。几个散兵在经过老河口附近的一个山谷时,看到一队日军经过,领队的是一个穿着大佐军服的军官,几个日军抬着一顶轿子,也不知道里面坐着什么人。散兵躲在草丛中,看清那队日军中有一个老头子,还有几个中国人。待日军走近了些,可以清楚地听到那日军大佐和那老头子说话,说的全都是日语。看样子,日军大佐对那个老头子好像还很敬畏。几个散兵看到这情况,觉得很奇怪。
沈醉得到这个情报后,苦苦思索着。老河口距离中日军队对峙的边界线并没有多远。如果这个情报是真的,那么,上川寿明去那里干什么?那轿子里坐的,又是什么人呢?上川寿明的下一个目的地,会去哪里呢?莫非是想偷偷进入国军控制的地区?
想到这里,沈醉不禁打了一个寒战。他必须尽快通知刘勇国,并想出一个对付上川寿明的好办法。
第三章 传国玉玺之谜
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十二月十三日,苗君儒失踪两个月前,他正带着几个学生在距离古都西安两百多里地的蓝田县进行考古。
几个月前,北大的另一名考古学教授李明佑,在这个叫陈家窝的地方挖掘一座汉代御史大夫的墓葬时,于墓葬边上的红土中发现了一些旧石器。李明佑对这种东西并不感兴趣,便带回陪都重庆,请住在北大临时校区内的苗君儒帮忙做鉴定。
当苗君儒见到那些化石时,他惊呆了。以他的经验判断,这个石器大约距今应该在几十万年以上。如果在那地方能够挖出人类骨骼化石的话,那可是一个举世震惊的考古发现。
他不顾中日战事,带着几个学生从重庆来到了这里,扒开那一层层红土,他仔细地寻找着每一个可能出现的奇迹。
这时候,一个站在山顶负责警戒的学生气喘吁吁地跑了下来,大声叫道:“老师,老师,前面山谷里出现了一队人马,好像不是八路军。有好几十人,正朝我们这个方向来了!”
苗君儒放下手中的工具,对那个学生说:“你没看错吧?”
那个学生说:“没有看错!”
苗君儒说:“你赶快去前面的村子里,向那个八路军连长报告!”
前面的小村庄是八路军的一处后方医院,有半个连的八路军负责保护。虽然八路军与国民党的军队协同抗日,但是小范围的摩擦还是有的。
苗君儒只是一个专心研究考古的学者,从不关心政治,对国共两党都没有成见。国难当头,只要是抗日的中国人,他都很敬重。就在前天,他还与那个八路军的连长一起喝酒呢。
那个学生领命飞奔而去,另一个学生问:“老师,那我们呢?”
苗君儒望了一眼身后的山林,说道:“不管是八路军还是国民党的军队,只要我们躲在山林中,不让他们看到,就没事!”
几年前他们在河南考古的时候,还被当地村民举着锄头菜刀追赶过。考古挖掘这种事情,当时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被民众所理解,更何况是军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带着三个学生,收拾好工具,躲入了右侧的山林中。他们在山林中走了一阵,来到一处峭壁的下面。
一个学生说:“老师,前面没路了!”
苗君儒说:“先休息一下,看看情况再说!”
几个人坐在地上。一个学生内急,见左侧的峭壁下面有一处茅草长得很茂盛,便起身钻进去解决,不料却发现草丛后面有一个山洞。
苗君儒闻讯赶过来,见这个山洞的洞口被茅草挡着,若不拨开钻进去,谁也发现不了这个洞。
这个不起眼的山洞,是一处理想的避身场所。
几个人刚进山洞,就听到山那边的枪炮声响起来了,而且越来越激烈。他们坐在山洞里,除了担心山那边的战事,倒也无事可做。
一个学生往山洞深处走去,在一处石壁上发现了一些符号,还有几个文字,虽字迹模糊,但依稀之间能看得出笔法苍劲有力,忙叫道:“老师,这里有文字!”
苗君儒来到那石壁前,先看了看符号,明白了它是用来计数的,然后又仔细辨认文字,最后看出写的是:天佑二年胡清。
他顿时大惊,喃喃道:“怎么是他?”
一个学生问道:“老师,胡清是什么人?照这些符号看,他应该在这里住了一年多。”
苗君儒点了点头,他想起在一本野史上看到过胡清这个名字。唐昭宗时期,宦官刘季述弄权,紫金光禄大夫胡清曾在金殿之上痛骂刘季述。后来朱温逼唐昭宗迁都洛阳时,曾大开杀戒,杀了不少李氏皇族和大臣,还杀了胡清一家。自那以后,历史上就再也没有关于胡清的记载了。不过民间传闻,胡清是受昭宗之命,携着传国玉玺带着太子出逃的。
据历史记载,秦始皇灭六国后,将和氏璧雕刻成玉玺,命丞相李斯刻小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于其上,这就是后人所称的“传国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