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重生之武宗记事》完结+番外
☆、第四章 弘治七年
弘治七年相对安乐祥和的九月已经过去。紫禁城最后一片黄叶已经落下,阴沉的天空下起了第一场冬雪,飘飘洒洒宣告着冬天的到来。
朱厚照刚踏进乾清宫,御前侍奉的何公公就拉住他“殿下小心,前日黄河决堤,皇上刚刚才发了大脾气。”朱厚照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刘公公才退下。
进入殿中,便听见朱佑樘训斥众臣。这样的场合他是不好闯进去的,朱厚照只好避在偏殿静心写字。过了一会儿正殿的声音却越来越大。只听一人慷慨激昂道:“陛下登基以来体恤民生艰难,用度一减再减,各类开支相较先帝竟少了八成有余。如今黄河泛滥,百姓民不聊生,国库尚有盈余,难道连治河的钱都没有了吗?”听起声音到有几分像兵部尚书马文升,他是由文转军向来主张实干,不像其他文官只知道息事宁人。
此时又有一人抢答道:“虽则皇上励精图治,只是从元年以来国家天灾不断,长城南北狼烟四起。先有白昂黄河治水,徐贯远赴江南,刘大夏刘大人分水治黄,所费不赀。如今圣上刚刚颁布佥民壮法,支出甚巨。这水是该治,可是国库实在支不出银子了。”这个朱厚照却听不出来是谁了。
只听先前那人打断道:“漕运虽为天下要务,黄河却也关乎国计民生,如今保槽抑黄,民怨载道。比之决之治之,不如一次见效。如今河南之民不欲黄河入境而谋杀朝廷命官,难保下一次便被有心人利用挑起民怨。”
此时朱厚照听见礼部尚书、太子太保刘健说道:“治河之事可以从长计议,漕河之事却刻不容缓。如今百官之奉、万姓之给,都来自漕运。运河直通京师,如果河堤决口。船运受阻,不出一月京师告急。所以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惩治刁民抚慰民众,早日在贾鲁河北岸构筑好大堤,防止运河决口。”
先前辩解那人再要说话,弘治皇帝却打断他说道;“刘爱卿所言正得我心,漕运之事关乎国家社稷。传下去令河南巡抚等应严行禁止河南之民阻筑河堤,各地官府不能令行禁止者,一起治以重罪。至于治黄之事,就交于工部同户部商议。”他顿了顿又说道:“惩治刁民只需重惩居心不良者,无知乡人便放过吧。”
见皇帝已经下定决心,大臣们只得跪谢皇恩,退出殿去。
听了这么久朱厚照总算听懂了怎么回事。原来这明朝自永乐大帝朱棣开始因为政治中心从南京移到北京,漕粮等物资都要从南方调集,以苏州府为中心的江南地区的赋税成为国家的命脉。而运输这些物资的运河便成了重中之重。为了保证运河的通畅,所以明朝历代治黄往往以运河为重。
为了保证山东境内的运河不被冲决,惯常的做法是在豫东地区的黄河的北岸建筑堤坝,逼迫黄河河水南流或是在黄河河道冲决时为了及时堵塞,在稍微靠上的河南境内河段开凿支河。今年十月,在黄河决堤堵塞仪封县黄陵冈决口后,山东委派官员和民夫在贾鲁河北岸构筑大堤防止黄河影响漕运,当地的河南民众为了不让黄河入境,就图谋谋杀被派去筑堤的官员。这件事上报到了弘治皇帝面前,这才出现了刚才那一幕。
对于朱佑樘来说,这件事其实也是两难,在那里坐了一会儿,实在没有心情批改奏折就出来瞧朱厚照。见朱佑樘走过来,朱厚照也不敢分神,提笔一个“国”子写的工工整整端正大方。“今日的字写得不错,进益不少。”
“都是父亲教导有方。”朱佑樘真的是一个好父亲,教导儿子耐心又宽容,寻常人家的父亲尚且做不到,更何况朱佑樘是个皇帝,在万万人之上。
“今日你也听见了,有何感想?”朱佑樘看见朱厚照写的那个“国”字心有所感,突然想听一听这个孩子的想法。
朱厚照心下大骇,他只是一个三岁孩童罢了,朱佑樘居然问他此事。他心中百转千回,不知如何作答。一时静默无语。
朱厚照却不知道,他乃是九月二十四的生日,是辛亥年甲戌月丁酉日申时,按照时、日、月、年的顺序来读他生日,恰好是“申、酉、戌、亥”,是“贯如联珠”之象,正是帝王之命。这个生日也与□□相似,因此他刚出生时就被朱佑樘寄予厚望。他表现的又比一般孩童聪慧,朱佑樘一直不将他做三岁小儿看待,今日实在忧心已极才言不择口问出这番话来。
见朱厚照不知如何作答,朱佑樘也未多想,只叹道:“民生艰难,国库空虚。”
朱厚照不好再沉默,故作稚态说:“国库空虚,就多赚钱呀。”
朱佑樘听见儿子的回答哭笑不得:“你还太小,要知找钱犹如针挑土,花钱犹如水冲沙,赚钱哪有你说的那么容易。”
“高公公说阿照的东西值好多钱,那些夷人争相购买我国物品,就把阿照的东西都卖给外国人吧。”朱厚照不好直接提开海禁,鼓励海运贸易,只得迂回行事。他口中的高公公原名高凤是内官监右少监同时代理薪司,在历史上是有名的正德八虎之一。不过现在他还是历史盲朱厚照心目中好太监一枚。这位公公勤奋又稳当,每次朱厚照听课,他都好好记录。他出身内书堂学识是不错的,还经常跟朱厚照讲一些历史故事奇闻异事。
“傻孩子,你乃太子,怎么能行商贾之事。我国乃□□上国,地大物博,何至于沦落到和夷人夺力的地步。”朱佑樘只觉得朱厚照是小孩思想,对他的话不置可否。
“孩儿受教。”朱厚照知道此事急不得,古人□□上国重农轻商的思想根深蒂固不是一时间就可以改变的。
“你母亲今天可好?”张氏怀孕已经七个月了,这个时代妇人生子就是进一次鬼门关,张氏虽然贵为皇后亦不例外。
“母亲今日精神很好,早上还进了两碗香米饭,还和蕙香姑姑一起看雪呢。”
“这就好,你母亲整天呆在屋子里,你每天记得多去陪陪她。”朱佑樘为朱厚照理了理有些凌乱的发髻,忽然对朱厚照说的海贸之事心有所感,只是还只是零星想法,慢慢来吧。
一场冬雪过后,天气却反常的晴起来。十一月北京地震。地震发生在半夜里,张氏当是正在坤宁宫中睡觉,地震来时慌乱之中动了胎气,吓煞了众人,幸好抢救及时,孩子得以保全。
此时张氏已经怀孕九月,孩子马上就要出来了,还出了这等事故。大家都不敢有所懈怠,就怕张氏在生产时会出什么差错。
另外宫中宪宗王太妃病重,太医的意思是就在这几天了。不知道小皇子或小公主什么时候会出来,只愿千万不要和太妃的好日子撞上,怕不吉利。
十二月在农历上平凡无奇的一天,在公元1495年1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萌萌哒的二皇子顺利的从妈妈张皇后的肚子里出来了。
张氏有些难产,用了一天半才将他生出来,庆幸的是生下他后恢复的还不错没有什么大问题。
朱厚照怔怔看着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血脉相连的兄弟——刚出生二皇子有着一个尖尖大脑袋,皮肤红的像猴屁股,眼睛还没张开,鼻子凹凸不平,没有脖子,小短腿,看上去像极了E.T.(外星人)。这真的是我的兄弟,难道他不是外星人。这就是在看到小包子第一眼时朱厚照心中的真实想法。
其实这也不怪朱厚照,在他还是朱候兆时,他妈老蚌生珠有他三弟时他已经住进寄宿制高中,待他看到他三弟时,三弟已经长得白白胖胖了。现在这位小弟弟是他看到的第一个初生婴儿,虽不比平常婴儿长得丑,也难怪他惊奇。
看到妻子顺利的生下第二个孩子,朱佑樘忐忑的心终于放下了。开始主持告慰天地,通知百官。回头见大儿子愣愣的站在那里,朱佑樘以为孩子没见过这种场面被吓住了。环视四周见一应宫人各自忙碌无人照看太子,他正要发怒,只见朱厚照拉着他的手声音娇软的说,“弟弟好丑。”
朱佑樘觉得好笑,“你不喜欢弟弟?”
“喜欢,弟弟很好,就是丑了些。”朱厚照是真觉得这个弟弟好丑,虽然知道孩子会越长越好看,但心里还是接受不了这样的冲击。
朱佑樘年幼时先是被纪氏藏匿,后来母亲早逝无有弟妹。身为皇子,后宫中的弟妹出生都不关他的事,在朱厚照出生前他也没有见过新生婴儿,因此能理解大儿子的想法。“弟弟过两天就会长漂亮的。阿照以后就是兄长了,要好好照顾弟弟。”
弘治七年十二月庚申朱佑樘有了第二个孩子,朱厚照有了一个弟弟,历史上两岁早夭的蔚悼王朱厚炜。
马上就是腊八节,新得第二子的弘治皇帝欢欢喜喜的宴请百官共同庆祝。
十二月十三日宪宗顺妃王氏去世,内官监右少间高凤受命致祭顺妃。这位在朱厚照眼里温厚忠良的太监辞别了太子前往金山,却不知道他的命运正在改变。
总的来说弘治七年并不是一个太好的年份,两京地震六次,国家依然灾难不断,外敌依然虎视眈眈,这一年白昴治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功绩,所修运河孝宗亲赐康济河,这一年佥民壮法实,施边境烽火墩台新筑边境得以喘息。这一年朱厚照三岁开始睁眼看这个世界,这一年他又一个新弟弟一个和他有着共同血脉的白包子。这是弘治七年,历史即将改变,他的滚滚洪流不知会驶向何处。
这是弘治七年,一切都将改变。
☆、第五章 弘治八年
弘治七年就这样匆匆过去,年终六部汇总一年的工作,户部呈上来的成果最亮眼。到弘治八年初,人户已达九百九十万九千七百二十五户。这样的数据在现代人看来没有什么特别,可是要知道在弘治元年一国人口才九百一十一万三千六百三十户,短短八年增长了八十万。这让新得一子的朱佑樘很是高兴,政绩尤其是这样的对于朱佑樘来说就是对于他最大的肯定。
新年的热闹自然不用多加赘述,从腊月二十四祭灶后,朱厚照就换上了葫芦景蟒袍,帽子上还佩戴着喜庆的大吉葫芦,万年吉庆铎针。
新年将至,他也不用再上课,每日便看着宫人在各门旁放置桃符板、将军炭,在门上贴门神,在屋里悬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的画像。他的床上也被悬挂上金银八宝。李嬷嬷指挥小太监在门前堆芝麻秆,又忙着院中焚烧半干的柏树枝丫。
朱厚照年岁太小,又贵为太子,这些事他自然是插不上手的,他闲着无事就每天都去逗弄朱厚炜小包子。小包子还很小,才睁开眼睛没几天,原来皱皱的红色皮肤在出生十来天后变得又白又嫩。美中不足的是,因为皮肤生长的缘故小包子脸上长满了白色的死皮,看起来像蛇蜕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