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结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玄幻灵异 >

风语

作者:麦家 时间:2022-12-08 17:38:06 标签:麦家
第一章

  一

  天刚下过一场与隆隆雷声并不相称的小雨。

  雷声把街上的忙人和闲人都提前赶回了家,平时嘈杂的大街在越来越暗的天幕下,显得越来越空dòng、平静。但没有下足的雨却使空气中更多了一份溽热、黏稠、cháo湿,仿佛伸手摸得着,抓得住。他穿了一身对这种天气而言明显是太热的军装,默默地穿过láng藉的市街,拐入一条幽静的小巷。在进入小巷之前,他不经意地看见一只褐色小鸟在灰暗的天空中一掠而过,短促得让他怀疑不是一只鸟,而是一颗流弹。

  小巷窄又深,一眼望去,空空的,了无人影。有几棵高大、苍劲的桉树和泡桐,从两边的高墙内伸出来,把灰暗的天空遮掩得更加昏暗。雷声从高远的天空中传来,沉闷、乏力,更像是远处的pào声。一阵风过,树叶发出沙沙沙的响声,几片落叶迎着他飘落。他下意识地躲开它们,仿佛飘落的是被pào弹炸落的飞沙走石。

  这是一九三八年六月的一个傍晚,他的记忆深处烙着太多有关战争的yīn影,他需要不断提醒自己,此刻他在重庆,这里已经成为陪都,也许是全中国最安全的地方。想到他能先于他人来这里,并且几天前他的妻子和孩子也辗转来到这里,他就觉得自己真是幸运至极。

  自鬼子在杭州金山卫登陆后,他和妻子相继离别了上海。他妻子带着孩子一直躲在湖南乡下,他则随部队撤退、撤退。从上海到南京,到安庆、九江、武汉、宜昌、酆都,沿着长江一路西撤,最后到了重庆。

  撤退也可以叫逃跑,他们不停地逃跑,逃跑。

  哪有这样打仗的?人死得比蚂蚁还要多,却寸土不保,打一仗丢一个地方。他曾在镇江郊外亲历了一场狙击战,回顾起来总想到一个词:溃不成军。那一天,生和死对他来说只隔着一张薄薄的纸,最后能够死里逃生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他捡了一条命,却没有丝毫庆幸的感觉。他觉得这场战争胜负已定,没有悬念,南京必将失守,国人的江山和命运将不可避免地坠入可耻又可怕的黑暗中……倾巢之下,岂有完卵?国破家亡,在劫难逃,侥幸不死只能是加倍地痛饮苦水而已。想不到时隔半年,他还能过上这种日子,每天穿着周正的军装出入国家最高的军事部门,有权有职,有吃有喝,生死无虑,下班有车坐,回家居然还能回到爱人身边,享受家的温暖和男女之乐。

  现在,他正走在回家的路上,脚下踩着日久无人清扫的落叶。他觉得难以相信,这条幽暗、狭长、安静、肮脏的巷子深处,竟有一间屋子,是他的家。

  若不是横生枝节,不要五分钟他即可回到家。但事qíng说来就来,阻断了他回家的路。一辆黑色小车,比他晚一分钟驶入小巷,车轮哗哗地碾过落叶,小心翼翼地朝他驶来,越来越近,近到一定程度,又似乎减慢了速度,匀速跟着他。

  他注意到后面有车驶来,回头看了看,见是一辆高级小车,礼貌地往一边靠了靠,继续往前走,步子却在不紧不慢中稍稍放慢了。他在等待车子追上来,超过他。

  车子理解了他的好意,鸣了一下喇叭,提速冲上来,却没有超过他驶去,而是紧急又霸道地停在跟前,挡住了他的去路。不等车子停稳,四扇车门中的三扇被同时推开,钻出三个蒙面的持枪汉子,恶láng般扑上来,刹那间已将他牢牢架住。其中一人把冷硬的枪口抵在他后腰上,小声地喝道:

  “别出声,跟我们走。”

  “你们要gān什么……”他接受过的专业训练,使他在这样的紧急时刻,还能够保持冷静。

  “少废话,快上车!”

  “你们抓人要问问我是谁,”他对自己表现出来的冷静比较满意,“你们抓错人了。”

  “错不了,就是你。”另外一个蒙面人,有点黑老大的感觉,得意地对他说,“你姓陆是不是?陆上校嘛,我们抓的就是你!”说着他迅速用早备在手上的毛巾塞住了他的嘴巴。

  他呜呜地叫,似乎在说:你们是什么人?

  黑老大不理会,推他一把,“上车,老实一点。”

  他不肯走,挣扎。但越挣扎,架押他的两个人就越发用力,几乎令他动弹不得。他感觉到其中一人十分孔武且粗bào,双手像老虎钳子一样厉害、无qíng。一只手生生地揪住他的头发,另一只手在他臀部发力,猛地一顶一托,他的双脚顿时离地,人像一个包裹一样被塞进了车门。

  嘭!

  嘭!

  嘭!

  车门以最快的速度关闭,引擎以最大的功率怒吼。

  车子狂奔而去,卷起一地落叶,纷纷追着车子扑去,又纷纷散落在地。

  没有谁看见刚才发生的一切,除了一只当时正在围墙上游走的狸花猫。这必定是一只野猫,在隆隆的雷声中无处安身,慌张地游弋于墙头。它对着飞速远去的黑色车影,叫了两声:喵、喵。

  二

  是什么人绑架了他?

  他们为什么要绑架他?

  他到底是个什么人,值得别人如此铤而走险?

  最后一个问题,不妨借用他首座的话来说。首座姓杜,人称杜先生,听上去好像是个大知识分子,其实是个玩刀子出身的人,统领着一群像刀子一样危险又嗜血成xing的人,包括他。他称杜先生为首座,后者称他为贤弟。几天后,两人首度相逢,问答如下——

  “首座怎么会选择我?”

  “当然是因为我了解你。”

  “可首座您并不了解我。”

  杜先生笑道:“我怎么不了解你?知汝者莫如我。需要我证明一下吗?”说着,不疾不缓,从容有力地背诵道,“贤弟陆姓,单名一个涛字,十九岁就读南京高等军事学院,成绩优异,毕业后被保荐到德国海德堡军事学校学习军事侦察,同行六人,唯你毕业,令人刮目。鉴于此,归国后委以重任,直升素有‘国军第一师’美称的第八十八师侦察科长。翌年调入国防部二厅二处,升任处座,时年二十五岁,乃国防部第一年少处座。同年十二月,你与苏州女子秦氏喜结良缘,次年令郎陆维出世。卢沟桥事变前,你一直任上海警备司令部qíng报处处长。上海沦陷后,你一度转入地下工作,任军统上海站站长,为营救抗日将士建有奇功。今年年初,由杜(月笙)老板举荐,委员长钦点你赴武汉大本营任应急处处长,gān得好啊。武汉军qíng告急,迁都事宜摆上日程,三个月前你又得重任,作为国民军事委员会第七办公室特派员,为即将迁都事宜赶赴山城。几个月来,你尽职尽责,为迁都大业建功卓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你目前全部的履历。”

  那天阳光明媚,但陆涛上校眼前一片黑暗,因为他戴着黑色的眼罩,什么也看不见。他在黑暗中夸张地鼓了鼓掌,道:“先生真是博闻qiáng记,我陆某佩服至极。”

  杜先生看看车窗外明媚的阳光,亲自为他摘下了眼罩,笑道:“不该你给我鼓掌,该我为你鼓掌。你的才能,你的忠诚,你的理想,都将为你赢得最大的回报。你的前途光明一片啊,就像这阳光,明媚动人。”

上一篇:解密

下一篇:风语2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