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女皇
母女俩热泪盈眶,紧紧拥抱。
梦韵向妈妈介绍了白敬斋,中年妇人听说是白敬斋救了落水的女儿,非常高兴,急忙把他迎到屋里。
这是3间宽敞的砖瓦北房,房前栽着翠竹,还有3尺见方的洗砚池,池水一片墨黑。
房内布置雅素,正中挂着一副王羲之戏鹅的四尺轴画,两旁有一副秀丽行书写就的对联,左联是:沈园无语梨蕊三分有白,右联是:兰亭有泪竹林七节无痕。落款是:梦殊书。
梦韵见白敬斋如此专注凝视对联,笑道:“这是妈妈写的对联。”
原来梦韵的妈妈叫梦殊。
梦殊从里间出来,此时已换穿一件宝蓝色嵌有白色碎花的旗袍,头上别了一个玫瑰色的发卡。
她倒了一壶碧螺春茶,茶香溢了一屋,清香沁人。
梦殊与白敬斋叙话,梦韵到右侧的闺房去换衣裙。
在鱼梦殊的交谈中,白敬斋才知道梦殊在兰宁中学教学生书法。梦殊还曾到绍兴镇上的白家老宅给白敬斋的父亲白乔木送过春联,题过匾额,提及这些,白敬斋更觉得十分亲切,年逾四十的梦殊智慧过人,温文尔雅,端庄儒静,她的谈吐咬字清楚,似行云流水,徐徐舒展,再加上白敬斋幼习王体,尤喜行书,交谈起来,十分惬意。
梦殊悠悠地说:“书以晋人为工,亦已晋人为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晋人的书法以韵胜,以度高。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期,同时也是精神上极自由、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期。当时的知识份子为了解除精神上的痛苦,而在现实中又找不到乐土,因此在吃药,饮酒、放诞、纵欲,追求刺激的同时,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他们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和本质,玄学之风大兴。魏晋的玄学使晋人得到空前绝后的精神解放,晋人的书法是这自由的精神人格最具体最适当的艺术表现。晋人之美,美在神韵,当时的文人学士在言行上表现为重感情,重个性,重精神风度、气质和神韵。他们往往远离朝廷,寄身于山水竹林之中,在大自然之中寻找欢乐。他们看起来是遁世的、消极的,实际上他们开拓了自然美的新领域。”
白敬斋说:“这种标新立异的情致,超凡脱俗的言行,飘逸洒脱的风度,就是魏晋风度,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在书法上成功也是魏晋风度的体现。”
第17章 父女情深(6)
梦殊说:“二王的成功不是偶然的,首先他们有得天独厚的家庭条件。王氏家族政治上地位显赫,而且因书法人才济济斐声书坛。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善于行书隶书。王羲之的书法老师是当时书法名家卫夫人。王羲之生有七子,有五子书法作品书迹俱传,王献之天资过人,才起勃发,灼灼逼人,遇事不惊,从容不迫,不畏权贵,敢说敢为。其次,二王成功也得益于老庄思想和佛教思想,老庄思想中虚静恬淡,寂寞无为,佛教中内心澄净,境界相似,都是逃避现实。王羲之要想摆脱内心的苦闷,追求那种放浪形骸之外逍遥自在的人生哲学,这种老庄哲学体现在言行上,就是重感情、重个体、重精神风度、才情禀赋。王羲之在书法中所追求和表达的审美感情和个人意趣,也就是魏晋时期书法艺术所崇尚的韵胜度高的书风。诚然,江南山水也启迪了王羲之父子的艺术灵感。江南秀丽空灵的山水美是东晋时代文艺脱卓成巧变质为妍的自然环境因素,它淘染了土族文人的心境。”
白敬斋道:“人于山水,如好美色,山水于人,如惊知己。”
梦殊点点头,“王羲之退隐后,定居这里。这里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青翠,云兴霞蔚。王羲之称,从山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王羲之在《兰亭序》中写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作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白敬斋叹道:“王羲之书法的成功要感谢唐太宗李世民,他酷爱王羲之书法,将书学列为国学之一,把书法作为文治的一部分,据说他去世后,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也一同与他殉葬了。从此以后,王羲之就有了书圣的光环。”
梦殊道:“是啊,唐太宗曾著有《王羲之传伦》,以书取仕是他的主张。唐太宗的大臣欧阳询的楷书成就甚高,与窦世南、诸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大家。唐代的草书大家怀素幼时出家,为玄奘门人,性灵豁畅,酗酒,人称醉僧。幼时在寺院刻苦临池,秃笔成家。他与张旭齐名,时称颠张醉素。”
白敬斋说:“我听说过怀素醉蕉的故事。”
梦殊喝了一口茶,又说:“宋代米芾称赞怀素书法如壮士拔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
白敬斋道:“我觉得北宋的米芾是学习王羲之书法最佳的人,他是山西太原人,天资高迈,为人狂放,不能于世俯仰,故仕途坎坷。她的代表作《蜀素帖》被称之米之兰亭,现存于故宫博物院,内容是米芾自咏诗。元代的赵松雪也是书法大家,踏实宋宗室,浙江湖州人,通音乐,精篆刻,工诗词,善绘画。宋代书家擅长行书,艺术成就很高,但初学者往往很难上手。南宋文人学习书法,多取法北宋书家,而不师法盛唐,故书法日趋衰微。赵松雪出现后,扭转了这一局面,他倡导直接学习王羲之书法,这种回复古典的书法主张,很快得到朝野的响应,赵松雪也因此成为继王羲之,颜真卿之后,对中国书坛影响最大的人物。同时赵体楷书与欧体,颜体、柳体并列为中国楷书四大书体。”
梦殊说:“明代的文征明,书法与祝允明齐名,绘画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并称明四家,为吴门画派骨干。他仕途不顺利,54岁才入岁贡荐吏部,任翰林院侍诏。董其昌号香光居士,上海人,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兼侍读学士。当时魏忠贤专权,党祸惨烈,他当机立断,托病告归。董其昌才华俊逸,书画俱佳,书风古淡清雅,萧疏自然,带有禅意。他成功改变了明朝中期书坛狂放野逸的书风,使之进入一种清静理性的境界。清初的书家王铎追求晋韵,主张学书不参通古碑书法,终不古,为俗笔也。书不宗晋,终入野道。书法之始,难于入帖,继也难于出帖。他对傅山说:‘王铎四十年前,字极力造作,四十年后,无意合拍,遂成大家。’王铎的书法风格纵横跌宕,气势雄强,沉着痛快,苍老劲疾。他抒发了二王书法中的阳刚之美,对当时书坛萎靡不振的书风有振奋作用。我还喜欢清代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的书法,他擅长画竹,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曾作一首《沁园春》词:‘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把夭桃折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难道天公,还钳恨口,不许长吁一声?癫狂甚,取乌纱百幅,细写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