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梨之歌
眼前的街道不过是一条垃圾遍地、雨水横流的小巷子,我没有看到任何招牌或者店面,更别说咖啡馆了。所有建筑的外墙都漆黑一片,只有楼上的窗户隐隐透出灯笼的火光。车夫已经放下了车轭开始点烟,我依然坐在车上没有动弹。
“请快一点儿。”克里希纳冲我打了个响指,就像昨天招呼那群搬运工一样。他走到街边一个睡着的男人身旁,推开一扇毫不起眼的门。门里的灯泡照亮了一道狭窄陡峭的楼梯,隐约的交谈声从楼上飘了下来。
我跳下车,跟着他走进灯光中。克里希纳推开二楼的另一扇门,一条宽阔的走廊出现在我们面前。“你看到街道那头的大学了吗?”他回头问我。我点点头,虽然那所学校的建筑看起来跟仓库差不多。“当然,这就是大学的咖啡店了。不,我说得不对,应该说咖啡馆。就像格林尼治村一样,没错。”
克里希纳向左一拐,领着我走进一间宽敞的屋子。粗壮的柱子撑起高高的天花板,墙上没有窗户,让我想起芝加哥洛普区附近的一座车库。昏暗的灯光下至少摆着五六十张桌子,但只有几张桌子旁边有人。身穿宽松白上衣的青年三三两两地坐在做工粗糙的深绿色咖啡桌旁,他们的表情看起来热忱而诚挚。吊扇在二十英尺高的天花板上有气无力地转动,微不足道的力量显然不足以搅动潮湿的空气,稀稀拉拉的灯泡时明时暗,让眼前的场景看起来像是闪烁的老旧默片。
“一间咖啡馆。”我机械地重复道。
“这边请。”克里希纳领着我穿过挤挤挨挨的桌子,走向最深处的角落。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男子独自坐在墙边的长凳上,看到我们过来,他站起身来。
“卢察克先生,这位是贾伊普拉卡希·穆克塔南达吉。”克里希纳为我介绍道,随后他又对那个年轻人说了几句孟加拉语。屋里太暗,我看不清他的样子。青年迟疑着伸手与我相握,他的掌心湿漉漉的,我借机打量着这张瘦削的脸庞。他戴着厚厚的眼镜,脸上的青春痘很多,脓疱简直闪闪发亮。
我们沉默地站了片刻。青年搓搓手掌,偷偷瞥了几眼咖啡馆里的其他学生。我们进来的时候就有人转过头来,但现在他们都移开了视线。
一位满脸胡茬儿的白胡子老头儿送上咖啡,我们在桌边坐下。杯子有好几个豁口,釉面上还有放射状的灰色裂纹。咖啡劲头十足,而且味道好得出人意料,可惜有人自作主张地加了大量的糖和酸牛奶。老头儿不言不语地站在桌旁,克里希纳和穆克塔南达吉同时将视线投向我,于是我掏出皮夹,抽出五卢比放在桌上。老头儿拿了钱就走,完全没打算找零。
“穆克塔南达吉先生,”我居然能记住这个名字,真为自己骄傲,“你有加尔各答诗人M.达斯的消息?”
男孩低下头,对克里希纳说了句话。克里希纳快速回答了他,然后向我露出鲨鱼般的微笑。“很遗憾,穆克塔南达吉先生的英语不太流利。卢察克先生,恐怕他不会说英语。他请我为他翻译,如果你准备好了的话,卢察克先生,他现在就告诉你他的故事。”
“我以为这是一次采访。”我说。
克里希纳举起右掌:“对,对。请你理解,卢察克先生,贾伊普拉卡希·穆克塔南达吉先生愿意跟你见面,完全是为了帮我的忙,我曾是他的老师。其实他不太情愿。如果你能耐心听他的故事,我会尽量准确地翻译。听完故事以后,如果你还有问题,我会向穆克塔南达吉先生转达。”
真该死,我想道。一天里我第二次后悔没带上阿姆丽塔。我考虑了一下是否应该取消会面或者重新安排时间,随后又打消了念头。最好赶紧办完这事儿。明天我就将拿到达斯的手稿,运气好的话,晚上我们就能坐上回家的飞机。
“很好。”我说。
年轻人清清嗓子,推了推厚厚的眼镜。他的声音比克里希纳还要尖细。每说几句话,他就会停下来揉揉脸或者脖子,等待克里希纳翻译成英语。最开始我有点儿不耐烦,但他说的孟加拉语就像音乐,克里希纳的英语口音也暗含韵律,如咒语般令我渐渐入迷。感觉像在看一部外国影片,你努力想跟上字幕,却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
有几次我打断他的叙述提出问题,但穆克塔南达吉似乎不喜欢这样。于是几分钟后,我不再提问,只是慢慢啜饮正在变凉的咖啡,静静聆听。克里希纳有时候也会转头用孟加拉语跟男孩说几句,他们对话的时候,我只恨自己为什么是个只懂英语的白痴。他们的语速极快,我怀疑就算阿姆丽塔来了也未必能听懂。
克里希纳的语法经常很奇怪,用词也不大妥当,故事刚开始,我就不由自主地在脑子里重新组织他的语言。有时候我会在笔记本里记下一些细节,但片刻之后,就连这样的动作也成了分神的负累,于是我放下手中的笔。头顶的风扇缓缓转动,闪烁的灯光仿佛夏夜里远处的闪电,我全神贯注地沉浸在克里希纳为贾伊普拉卡希·穆克塔南达吉转述的故事之中。
06
一个要求
当我死后
请不要丢掉我的肉和骨头
请把它们堆起来
让它们
用气味
告诉人们
生命在地球上的价值
以及
最终
爱的价值
——卡梅拉·达斯
“我是个首陀罗种姓的穷人,我的父亲雅各迪斯凡兰·比布蒂·穆克塔南达吉生了十一个儿子,他曾加入圣雄甘地的队伍,徒步走向海边。
“我的家乡是杜尔加布尔附近一个名叫安古达的村子,杜尔加布尔位于加尔各答通往贾姆谢德布尔之间的铁路线上。安古达是个贫困的小村,外面的人对我们漠不关心。唯独有一次,萨博兰简·文卡特斯瓦拉尼的两个儿子被老虎吃掉了,布巴内什瓦尔的一家报纸派了个人来采访萨博兰简·文卡特斯瓦拉尼,问他感觉怎么样。我记得不太清楚,因为它发生在世界大战期间——这件事过去了差不多十五年以后,我才出生。
“我家并不是一直都这么穷。我的祖父S.莫克西·穆克塔南达吉借过钱给村里的一个放债人。我是父亲的第八个儿子,到我出生的时候,我们早就把祖父借出去的钱都拿了回来,还倒欠了许多。为了付清部分债务的利息,我的父亲不得不卖掉家里最肥沃的六英亩土地——也就是离村子最近的那块地。剩下的十五英亩土地零零散散分布在很远的地方,父亲把它分成了十一份,每个儿子一份,但我们的土地实在太少,每份土地种出来的东西还不够养活两头小牛。
“1971年,这样的情况好转了一点点:我的哥哥马梅德希沃参军去打仗,结果没过多久就被巴基斯坦人杀死了。家乡的兄弟们瓜分了他的土地,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很穷。
“于是我的父亲想出了一个主意。我在杜尔加布尔的基督教农业学院读了八年的半日制课程。那所学校是由孟加拉家畜授精中心的大富翁迪比先生资助的,规模很小。我们的书不多,老师也只有两个,其中一个患有梅毒,脑子正在变得越来越不正常。